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 正文内容

慎终追远,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

2020年04月04日
  默哀悼烈士,鸣笛祭忠魂。今天我们深切哀悼战疫烈士,缅怀遇难同胞,不仅是哀思的涌流,更是奋起的号角。怀念烈士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他们遗志,实现他们的宏愿。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4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烈士”是党和国家授予为国家、社会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公民的最高荣誉性称号。祭奠烈士,从来都是最为庄重、最为肃穆的盛典。今年清明节,以国之名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达深切哀悼,是14亿人民群众的心愿,是中国政府彰显烈士精神、缅怀罹难同胞、展现慎终追远、宣示钢铁意志的重大仪式,意义深远而重大。

 

英烈是一个民族闪亮的坐标,是民族精神谱系中的巍峨高峰。英雄献身、壮士勇为,是一个民族的幸事。中华历史长廊上,闪耀着无数英烈的光芒。这次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其中,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出征,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并为之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更是我们民族的永恒记忆和不朽坐标,烛照前行的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举全国之力,以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疫举措,赢得了疫情防控态势的不断向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抗疫成果。当我们回首几个月抗疫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如火如荼的悲壮历程时,那些直接参与一线救治工作的白衣战士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大爱诠释医者仁心;那些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以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铸就警魂;那些用真心真情帮助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社区工作者用生命书写担当,用爱心守护家园的英姿以至以身殉职的烈士,就历历在目。让我们感受到民族脊梁无坚不摧,体悟到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默哀悼烈士,鸣笛祭忠魂。今天我们深切哀悼战疫烈士,缅怀遇难同胞,不仅是哀思的涌流,更是奋起的号角。怀念烈士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他们遗志,实现他们的宏愿。把他们的信仰当作我们的信仰,把他们的梦想当作我们的梦想。烈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力量,就是来自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懈追求,就是来自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笃定恪守。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应对灾难的能力更加强大,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疫情中白衣战士、公安干警、社区志愿者踊跃报名、请缨出战,表现出“若有战、召必回”的英雄气概。烈士们展现的大爱无疆的品性、临危不惧的勇气、舍生取义的精神、先国后家的情怀,必将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目标,赢得战疫、战贫双胜利,劲健飞向美好未来的双翼。

 

安息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安息吧!在疫情中不幸逝世的同胞。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慎终追远,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 的相关文章

鉴湖女侠秋谨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若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

一个晚清外交官在欧洲

      “他身着漂亮的紫色长袍,高贵地坐在椅子上。他有一副饱满的面容,年轻而快活,面带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齿。他身体健壮,声音低沉有力又清晰明快。这是一次风趣幽默的精彩演讲,出自一个男人和高贵种族之口,非常法国化,但更有中国味。在微笑和客气的外表下,我感到...

农学家鲁明善

  鲁明善(1271―1368),名铁柱,字明善,以父名为氏。13世纪初期的畏兀儿人(维吾尔族),祖籍西域,在中原从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鲁明善出身于书香兼重臣之家,父迦鲁纳答思官至翰林学士、大司徒,是元代著名的翻译家,通晓畏兀儿、汉、藏、印度多种语言文字。鲁明善自幼随父习读。公元...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十五世纪初叶著名的航海家。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第一次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

上书是我向农民忏悔

    李昌平,38岁,经济学硕士。原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 2000年2月10日,李昌平含泪写下一封“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的长信,上书国务院;3月下旬,国务院领导作出批示,农业部派员暗访监利县。随后,一场“痛苦而又尖锐的改革”在监利展开了。...

一个人和一座里程碑

  孙君志刚,这个性情刚强、好讲道理的年轻人,和我同样生活在有着众多“外来人口”的广州。如果机缘巧合的话,我们甚至还可能在某个草坪上的聊天聚会中相识,而聚会中甚至还有可能聊到“收容”这个话题。   但我和孙君志刚又是有所不同的,我有大学里的正式教职,有正式户口和在天河区公安分局办理的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