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 正文内容

杨进:中国桥梁界的“爱迪生”

2020年04月09日
  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半个多世纪,他被称为中国桥梁界的“爱迪生”,为中国桥梁建设事业填补了一项项空白。他就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进。近日,这位“爱迪生”走过了人生最后一座桥梁,转身与世人告别。

已故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秦汉生前曾称赞杨进:“他是敢于吃螃蟹的人。”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正处“文革”后期。在那个极左年代,更改原方案对于个人命运来说,风险很大。当时,杨进负责侯西线禹门口黄河铁路桥独孔单跨144米的钢桁梁架设。在水深40米、流速4到5米每秒的峡口施工时,他将技术上难于实施的深水临时墩方案改为“全伸臂拖拉架设法”,成功将重2100吨的钢桁梁一次拖拉架设在两岸桥台上,节约了资源,这一案例被西南交通大学编入高校教材。

工作上,杨进从不满足于已有成绩。他设计的汕头市�C石大桥是国内首座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共用的混合梁斜拉桥,这是国内首次采用钢箱梁与预应力砼箱梁混合的斜拉桥方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徐恭义是杨进的弟子。昔日的学生如今已跻身大师行列,他这样评价恩师:“他身上满是创新的细胞,可谓艺高人胆大。”

上世纪90年代初,汕头海湾大桥修建时,杨进在对汕头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而后果断将已中标的钢梁斜拉桥主桥方案改为现代大跨度悬索桥方案,妥善解决了强台风地区空气动力稳定性难题。

据介绍,当时建造悬索桥所需的高强度钢丝主缆只能从意大利进口。通过建造这座桥,技术人员把主缆的性能、要求等都弄清楚了,国内生产主缆的厂家也从此发展起来。

汕头海湾大桥历时4年建成通车,实现了中国想要修建一座悬索桥的百年梦想。中国两院院士、同济大学老校长李国豪教授到汕头考察时,曾赞誉该桥为“桥梁明珠”。

杨进常说:“不要总盯着外国如何如何,要多一点自主创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2年11月,世界首例三塔两跨钢箱梁悬索桥――泰州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整个桥梁界为之震惊。这一极具想象力的创新结构同样出自杨进之手。

三塔双主跨钢箱梁悬索桥方案,不仅节约成本,还能适应长江河势的变化;同时,水中只有一个主塔基础,也能最大限度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降低船舶撞击风险;另外,三塔双主跨悬索桥下水面开阔,对船舶航行的影响较少。

此后,国内修建的马鞍山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思路。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高宗余说,鹦鹉洲长江大桥本可以一跨过江,但考虑到与周围景致的协调及对两岸江滩的保护,最终设计成三塔四跨悬索桥,造价也节约了至少20亿元。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杨进:中国桥梁界的“爱迪生”” 的相关文章

许银川:挑战永无终结

  获得中视股份杯年度总决赛冠军的许银川!在千年之初为自己开了个好头。于是我们也决定乘这个机会采访一下许银川。   背后的无奈“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这个冠军可是送给你父母最好的礼物啦!”我 笑着向许银川祝贺道。   可是许银川并不十分高兴,他告 诉我今年不一定能回家和父母及小妹 过一个团...

兵器制造家丁拱辰

  丁拱辰(1800-1875),又名君珍,字淑原,号星南,回族,福建晋江县(今泉州)陈棣镇岸兜村人。清代兵器制造家。   丁拱辰是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他出身商人家庭,生活清贫,但他刻苦读书,学习兵法、天文历算、地理。17岁时,随父亲去浙东经商,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常“静夜仰观星象...

汉藏友好的使者――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80),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以毛主席为首的政协...

上书是我向农民忏悔

    李昌平,38岁,经济学硕士。原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 2000年2月10日,李昌平含泪写下一封“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的长信,上书国务院;3月下旬,国务院领导作出批示,农业部派员暗访监利县。随后,一场“痛苦而又尖锐的改革”在监利展开了。...

荆轲

    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后迁居卫国,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将王翦率兵破邯郸,作攻燕的准备。太子丹见情况已万分危急,就催促荆轲上路。荆轲说:「要到秦国去,必须有信物,否则秦王不会相信。秦国以金千斤和邑万家悬赏缉拿樊将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