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九)

2024年08月31日

作者:张文木    转贴自:张文木战略

1.冬天美于简洁。

2.人生至少要干一件漂亮的事。学问也罢,经商也罢,从政也罢,艺术也罢,做工也罢,非经炼狱式的考验则不能成就;没有勇气向生理和心理极限挑战的人,绝难有非凡的事业:文人如司马迁,他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史记》,而《史记》则使他永恒;军人如黄继光,一个人若有了像黄继光用身体堵敌人枪眼这样一种忘我气势,那在你的人生大路上,几乎就没有什么人与你竞争了。

3.时下常见仅有几岁的女孩浓艳超短装上台“献艺”并由此赢得阵阵掌声,这使人不由得想起唐天宝年间。历史表明:人们仅凭娱乐就可轻取头功并由此迅速暴富的国家,是危险的。

4.贵州印象江山,新疆印象天下,江浙印象风水,北京印象国家。

5.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1]这是说人有双重生命,人一半活在身前,另一半活在身后;“不失其所”即不失其本分的人生会得到后人的尊重。

6.人近话远,人远话近。

7.圣人不盖棺则无定论,小人不定论决不盖棺。

8.只有为人充分预留退路,才能让他们大胆前进。所谓“破釜沉舟”,只是历史中的非常道。

9.大事至察而于小事不敬者,轻则一无所得,重则断送人生。

10.审事之要在于察人。察人之要在于审事。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九)” 的相关文章

平庸与卓越的差别在哪里

      核心提示   ●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  ●这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

乔布斯谈死亡

    苹果原CEO史蒂夫.乔布斯年仅56岁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给世人留下了传奇而辉煌的一生。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就邀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来到他家屋后的花园,进行了一场有关死亡的叙谈。 他回想起40年...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的人生境界

    明季抗倭名将俞大猷一生运途多舛,虽有惊天勋业,却总是为流言蜚语所伤,多次横祸飞来,身陷囹圄。然而无论得失,他总是淡然处之,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只是笑道:“吾自处中庸第十四章矣。”这种从容与镇定,令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涵养功夫。明季中晚期的名将,多数不得善终,而俞大猷尽管屡遭不测...

以水为鉴明人生

      在东汉史上,有一段水的有名故事,那便是尚书仆射郑崇对汉哀帝质问“门庭如市”的对话。郑崇当时理直气壮地对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因此而成为千古的名言,常被直道以事人主的大臣们所引用,堪称水的妙语。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

王永庆遗书:透视财富的本质

  子女们: 财富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物,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身带走。人经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当中固然可能累积或多或少之财富,然而当生命终结,辞别人世之时,这些财富将再全数归还社会,无人可以例外。 因此如果我们透视财富的本质,它终究只是上天...

论心灵的宁静

    有许多人――我指的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仅仅生活于过去;而另一些人则又沉湎于未来,总是忧心忡忡,愁思满腹。很少有人能够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平衡。 那些寄希望于未来,为之奋斗并仅仅生活于未来的人,对那种即将来临的事物总是翘首以待、急不可耐,仿佛这是某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