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三十五)

2024年08月31日

作者:张文木    转贴自:张文木战略

1.逝者安详,生者奋进,是为清明。

2.雷锋不是慈善家,而是人民的战士。学习雷锋的关键是“接过雷锋的枪”;热爱人民的前提是与人民的敌人不懈斗争。

3.雷锋精神是爱憎分明的对立统一体,雷锋只对同志才有“春天般温暖”,对敌人从来都是“冬天一样残酷无情”。因此,在资本前喊“劳动光荣”,与在吸血虫前争着献血一样,那不是“雷锋”而是“雷人”。

4.大人物睡觉,写到书里叫“休息”;小人物休息,写到书里叫“睡觉”。

5. 生得其时,死得其所,生命大善,莫过于此。

6.没有历史坐标的道德是苍白的。

7.没有人的性,与没有性的人一样,也是没有人性的。

8.人生设计需要考虑的往往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而是既重要又能做成的事。

9.生死面前无专业。专业只是进入人生“决斗场”的那扇门,而输赢才是“专业”的定局。

10.平凡不是平庸,平凡是有方向的努力,而平庸则是无方向的活动。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此。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三十五)” 的相关文章

人类好“色”的六大境界

    一、无欲则刚 理论奠基人:释迦牟尼 所谓“众生重果,菩萨重因”,事情发生后,你处理的多么得当,多么完美,也不如在事情的萌芽阶段就作出或抑或扬的决断来得高明。好色显然是迷于外相,丧失了本我,所以在源头上就该破除对色的痴恋,做到心地澄静,无“色”可好...

论中国古代的气节与信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气节与信念的民族。历代有识有为之士,都自觉地从先辈的高尚气节中汲取精神营养,用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励自己的情操和品格。越是沧海横流,越是如此。   “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不可丧失“再拼一下”的心态

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假如真有人生活在绝望的人生之中,那么他只能是失败者。   一个人的危机与丧失积极向上心态的力量有极大关系,因为缺乏积极向上心态力量的人,身上就会缺少一根筋――“再拼一下”!实际上,对于那些优秀者,他们不光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脱颖而出,而且靠“再拼一下”积极向上...

自由和爱是永恒的人性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的一年间,两度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读《蒋介石日记》和其他档案,每次三个多月,都得到很多朋友帮助,其中帮忙最多的是唐嘉猷、洪源远一家。每周上超市购物,电脑、手机出了问题……第一个求助对象就是嘉猷。   认识他们就是一个爱心故事。若干年前,杨小凯教授写作《百年中国...

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

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认识了你!   ●人生重要的:不是他所购买到的,而是他所创造的;不是他所得到的,而是他所付出的;不是他所学到的,而是他所传授的!   ●人生的价值,庸夫用享乐多少来衡量,英雄用创业多少来计算。思想的...

定义成功

  对成功下定义是件自寻烦恼的事情。只是因为儿子到了自寻烦恼的年龄,所以我也开始跟着烦恼。 起因是徐果同学有一天清晨突然打电话回来,说他不想在现在的那个大学念书了。这个大学在德国南部的小城市里,被戏称为德国的剑桥。死去的黑格尔之类且不说,活着的罗马教皇,德国总统等等,都是那个大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