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精神 > 从我做起 > 正文内容

提倡见义勇为更要呼唤见义有为

2004年06月16日
      南京六合区市民王山宝,在回家途中碰到两名喝了酒的男子对一名卖棉花者动粗,就说了句“哎,你们大白天咋就打人”,结果招来横祸,被歹徒伤害致死。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授予王山宝“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颁发了奖金和补助金。仅仅出口相助就认定为见义勇为,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议。

  一般地,所谓见义勇为,应该是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仍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行为。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王山宝说一句公道话,未必需要很多的勇气,也未必会有很大的危险;两名男子给了王山宝几下,也未必是想置王于死地。这样看来,王山宝的行为,对比见义勇为的标准,还是有差距的,被认定为见义勇为显然有点勉强,顶多算是见义有为。因为,如果当时王山宝只挨了几下拳脚,没有致死,这就不算多大个事,估计会与“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挨不上边。之所以认定王山宝是见义勇为,并颁发奖金与补助,是“死”这个后果在起作用,而不是因为说公道话这个行为的本身。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见义有为更需要大力表彰与弘扬。我倒希望有关部门对王山宝的嘉奖,是出于对说公道话这种见义有为行为的认可,而不是对“死”这个后果的抚恤与补偿。因为见义有为不一定会有生命危险,但没有生命危险的见义有为一样需要大力弘扬。君不见,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处世哲学,不但对不义、不良、不法现象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而且就是当自己陷入困境时,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也不领情。而民众的冷漠,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自扫门前雪”式的自律,相反,还丧失了应有的律他义务。因为一个人,除了自律和接受他律外,还必须发挥律他作用,影响、制约他人,这也是社会稳定、安宁的重要保证。民众在不良现象面前的失语,是律他力丧失的体现,使不良、不义、不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舆论节制,从而更加肆无忌惮。所以,面对层出不穷的不义行为,我们要弘扬非常态的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更要呼唤常态的见义有为的律他品质。也就是说,只要是不良、不义、不法行为发生,民众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律他作用,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正义。说通俗点,就是要多管闲事。

  见义勇为其实是英雄的举动,多少带有点侠肝义胆、疾恶如仇、不假思索式的本能冲动。没有足够的正义感和胆略,缺少民众群体性的见义有为行为作铺垫,恐怕难以做到。而见义有为则是公众起码的律他义务,其内容五花八门,形式更是不拘一格,比如,说公道话,报警,写举报信等等,都不失是一种有效的见义有为方式。平凡、琐碎的见义有为,远不如见义勇为那样浩气干云,有时还认为是多事的表现。但千千万万人的见义有为汇集起来,就会形成正义的汪洋大海,足以吞没一切邪恶和丑陋,还世间以美丽和宁静。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上一篇:说自觉

下一篇:别找借口

“提倡见义勇为更要呼唤见义有为” 的相关文章

提倡见义有为

      不幸的社会,各有各的弊端。    幸福的社会都是一样的,有平等的法律(平等的社会权力即民主,民主的实质即反对特权),有宽容的道德(宽容的心态即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还有广泛存在的正义(正义乃是一种维护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责任岂止只在“社会”

      最近,旁听了某法院对一起在校生犯罪案的庭审。法庭上,孩子的母亲痛心疾首:“我这孩子本来挺好的,都是让社会上的坏人给教唆坏了……”;孩子的班主任也当场感叹:“现在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太大了……”这些话乍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又觉得...

据理力争

    这两天看你的神色不对,心想一定是在学校有了什么麻烦,而当你在我的逼问之下,说是因为跟新的英文老师辩论评分方法,老师词穷之后,似乎对你不高兴,而不太理会你,甚至当你有疑问举手时,都装作没看到时,我不得不说:“好极了!年轻人,我支持你!”  相信你十分惊讶于我这个看似老古板的人,...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

      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正在向高度商业化的社会迈进。传统的田园诗的生活已经或正在被打破,代之以核心家庭结构、高度个人自主的、等价交换形式的、强烈竞争性的、以个人才能和业绩为主要价值衡量的社会体系。中产阶级正在壮大,知识经济亦正兴起,传统意识形态退居次...

罪感、耻感与个人道义责任

      在中国的极"左"思潮泛滥时、特别是文革中发迹或接近发迹的文人学者究竟是否应当表示忏悔?这一问题因为京沪"二余"的笔战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笔者在此并不想讨论有关的细节,而只是将问题进一步引入国际文化的大背景,谈谈民族性中一些令人沉思的问题。   ...

崇尚公正

      对领导者来说,只有公正,才能取信于下属。对政府来说,只有公正才能取信于民。一个民族要取得其他民族的信任与支持,就要公正处理国际事务。当然,任何领导、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做得完全公正,只能尽量做公正,并做到很公正。   不公正引起怨言、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