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精神 > 从我做起 > 正文内容

据理力争

2004年01月15日
 

  这两天看你的神色不对,心想一定是在学校有了什么麻烦,而当你在我的逼问之下,说是因为跟新的英文老师辩论评分方法,老师词穷之后,似乎对你不高兴,而不太理会你,甚至当你有疑问举手时,都装作没看到时,我不得不说:“好极了!年轻人,我支持你!”
  相信你十分惊讶于我这个看似老古板的人,会有如此表示。但是你要知道,向一切不合理事务抗争到底,为维护真理绝不屈服,也是我从来的处事态度,我相信这种精神,是民主社会人人都应该有的,而对于自己信仰和真理的坚持,更是每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条件。请愿可以成功,但那成功必不够伟大;狂进的人可能失败,但那失败往往壮烈。所以只要你的态度和缓,是有风度的君子之争,即使是向权威不可侵犯的老师争,我也支持。
  记得我在高中时,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作业也极佳,一个数学老师却以我经常去办校刊,或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比赛,以致上课缺席为由,给我很低的分数,当时我甚至气得想把实验解剖的青蛙,放到她的抽屉里。
  当我进入师大美术系的第一天,看见教室后面挂着一幅相当好的作品,问教授那张画在系展中得了第几名时,教授说画是可以得第一,但因为这个学生总是溜课,所以给他第二。我曾立刻表示,如果比赛只是就作品来论,画得好就应该给他第一,当场使教授不太高兴。
  当我初来美国,有一次在南方坐长途客运车,位于被划在最后面,上车却发现前面有许多空位时,曾立刻去售票处询问,是不是为了种族歧视,把我这个黄种人放到厕所旁边,于是获得了前面的位子。
  当我暑假回国发现我们住的大楼在管理上有许多不合理处时,曾立刻邀集了两位住户,分别拜访一百多家,举行了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大会。而其间遭遇到许许多多的阻力,甚至同楼住的亲戚都坚决反对,认为我多管闲事。
  正像你所说,老师评分方法不公平,虽然同学们都不服,却不敢说,只有你提出来,并逐项与老师辩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有道德的人不少,但是有道德勇气的人不多,问题是如果没有人敢挺身出来抗争,不公的永远不公,委屈的永远委屈。所以我自己是,我也支持你作为一个有风度的抗争者。
  在此你要注意,我说有风度的抗争者,那“风度”是其中极重要的两个字。当我们看美国总统大选辩论时;评论员往往把辩论者是否从头到尾面带笑容这件事列为优先,也就是说,即使在你激动而义正辞严的时候,也要维持自己内心思路的清晰冷静,及应该对事不对人,尊重那与你抗争的人。因为你争的是理,不是去毁损对方的人格。
  当然我也必须告诉你,作为一个带头的抗争者,往往也是最早牺牲的。我曾经在学校里因为跟两位教授辩论而失去做全A毕业生的机会, 也曾经被“死当”而几乎无法毕业。我也是小学时班上两个被美术老师打手心的学生之一。但是我并不恨他们,因为如果我自己理直,他们没有风度接受,是他们的错;如果我理屈,则我自己应该反省。在强烈的抗争之后,冷静地思考一下,作为改进或激励自己的一种方法,总是会有收获的。而我自己今天做教授,常被学生气得里面冒火,却不得不压下来,并回家自己思索,何尝不是由学生时代的经验中,作为换一个人设身处地的想法。
  我自己绝不会因为学生为理辩争而扣那个学生的分数。我可能一时不高兴,但不会一直不高兴,尤其是当我知道学生是对的时候,反而感谢他的指正,甚至佩服他的勇敢。我确实可能不喜欢他,但却欣赏他,更知道在未来的茫茫人海中,放出异彩的,往往不是班上的书呆子,却是这种具有风骨与胆识的人。
  所以只要你能心存恭敬,以学生应有的礼貌,举出自己坚信的道理,据理力争,就算这一科覆没,我也为你竖超大姆指,并希望你由愤懑不平中,激发力量,未来在这覆没的一科中有出人的成就。至于如果因为老师不讲理,而使你意兴阑珊、放弃努力,你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失败者。
  露出开朗的笑容,或许你会发现那老师明天也会对你这个不平凡的学生笑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据理力争” 的相关文章

提倡见义有为

      不幸的社会,各有各的弊端。    幸福的社会都是一样的,有平等的法律(平等的社会权力即民主,民主的实质即反对特权),有宽容的道德(宽容的心态即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还有广泛存在的正义(正义乃是一种维护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挑战传统,为爱开道

      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幸福快乐、健康长寿。不同时代,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总有差异,可是伴随各自的成功与失败,每个人都体会着不同的酸甜苦辣。在漫漫人生中,爱一直左右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她真切地影响着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追求爱的如火如荼,人类尊重爱的忘我...

责任岂止只在“社会”

      最近,旁听了某法院对一起在校生犯罪案的庭审。法庭上,孩子的母亲痛心疾首:“我这孩子本来挺好的,都是让社会上的坏人给教唆坏了……”;孩子的班主任也当场感叹:“现在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太大了……”这些话乍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又觉得...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

      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正在向高度商业化的社会迈进。传统的田园诗的生活已经或正在被打破,代之以核心家庭结构、高度个人自主的、等价交换形式的、强烈竞争性的、以个人才能和业绩为主要价值衡量的社会体系。中产阶级正在壮大,知识经济亦正兴起,传统意识形态退居次...

罪感、耻感与个人道义责任

      在中国的极"左"思潮泛滥时、特别是文革中发迹或接近发迹的文人学者究竟是否应当表示忏悔?这一问题因为京沪"二余"的笔战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笔者在此并不想讨论有关的细节,而只是将问题进一步引入国际文化的大背景,谈谈民族性中一些令人沉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