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钱穆:“德”“福”兼备才是福

2018年04月19日
  钱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曾任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在生活中,我们要勇于舍弃外界物欲的种种诱惑,多按内心的想法去做,追求当下触手可及的幸福,如此才能让生命获得真实的意义。

 

原文:

儒家思想并不反对福,但他们只在主张福德俱备。只有福德俱备那才是真福。无限的向外寻求,乃及无限的向内寻求,由中国人福的人生观的观点来看,他们是不会享福的。

 

引申:

在这里,钱穆的“福”与“向外寻求”都是指外在的物质,而“德”与“向内寻求”是指内在的修养。钱穆认为真正的福气应该是将外在的追求与内在的修养融合的恰当的融合统一。一味地向外追求物质与权力,会拖累内心,而一味的向内追求灵魂的安宁,只会制约个人的发展,都不能享受到真正的福气。

我们知道一味的向外追求物欲,内心自然得不到安宁,快乐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样是享受不到真正的福气的。

从前,有一位老女人,每天都感到生活充满了烦恼。邻居看到她每天都唉声叹气的,就问她原因。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开洗衣店的,二女儿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到下雨的时候我就为开洗衣店的女儿担心,担心她的衣服晾不干;到晴天的时候我就担心我那卖雨伞的女儿,怕她雨伞卖不出去。”

邻居闻言,对她说道:“你这是在自寻烦恼。其实,你的福气太好了,下雨天,你二女儿家顾客盈门;天晴时,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对于你来说,哪一天都有好消息呀,你没有必要天天如此烦恼不已呀。

老太太听了这样的话,仔细想了想,心里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

人生本没有烦恼,所有的烦恼都是由人内心的欲望造成的。老妇人既想在下雨天让大女儿的生意好起来,又想在天晴时让二女儿的生意也好起来,因为贪欲太多,所以才烦恼不止。最终在邻居的开导下,放下了心中的欲望,烦恼顿时少了许多,心里也感到无比的轻松。

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年少的时候,因为无所欲求,所以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到了成长后,因为面对更多世事的诱惑,心中的欲望就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自己,我们每天都在不停的捡拾,自以为装进去的都是好东西,殊不知捡起来的恰恰是无尽的烦恼。慢慢的,我们的欲望之火越烧越旺,想拥有更多的钱财、美色、食物,想拥有更大的权利和名望……凡是触及我们生活的东西,我们都想拥有,这些欲望一旦得不到满足,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极为沉重,心里塞满了烦恼,快乐自然也就消失了。所以说,欲望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只有杜绝了心中的欲望,所有的烦恼才会消失。

如果人类为了一味追求内心的安宁,完全将欲望磨灭,也就意味着人不再寻求自身进步与世界的发展,内心自然也会感到空虚,也不能够享受到真正地“福”。要知道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人类的祖先正是为了追逐食物才从树上下来,进而学会了打造工具,最终才进化成了人的。如果没有欲望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欲望能产生烦恼,就“存天理,灭人欲”,关键是我们如何控制好自自身的欲望。就像钱穆所说将福与德兼备统一起来,使欲望既合理存在又能减少我们内心的烦恼,如此这样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福气。

那么我们具体应如何去做呢?我们要把握好实现自身欲望的手段。实现自身欲望的手段一定是正确的,不要以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否则你的满足欲望所遇到的阻力自然会很多,痛苦和烦恼也自然会多出许多。

另外,在实现自身欲望的过程中要懂得分享。一个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人,在成功之路上是走不远的。因为一个人再有能力,总不能囊括天下所有事情,做起事情自然会因负累太多而失败。在很多情况下,分享成果的过程也是让他人为你分担烦恼的过程,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一定要懂得分享。

所谓欲望是烦恼产生的根源,没有欲望,也就没有烦恼,这话的确是千真万确的。但是作为一个凡夫俗子,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欲望,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好欲望的“度”,才不至于使内心负累太多,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福气。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钱穆:“德”“福”兼备才是福” 的相关文章

人生目的

    人类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要生存就必须有吃。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才可能产生其它人生目的。犹太人把“吃”作为人生目的,这似乎有些低下,但并不影响他们努力发展事业的雄心壮志。他们一边努力学习、工作,一边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 人生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生...

胜败乃人生缩影

    我们从一个人的胜败行为里,可以突破对方的深层心理,其间最容易表现出来的时间,就是他陷入不利的状况之际,在胜败的情况下,危机现象是附带之物,好运不来,期待中的赞助者迟迟不出现,那自然会使人陷入欲求不满的状况里,诸如此类的事情,每个人一生里必然会遭到一两次的。   在这种情况...

善待宗教的意义

(一) 最近读到几则消息,一是方舟子先生“揭露”和批评基督教,二是揭露伪科学的先锋司马南先生拒绝了成都一位“大师”辟谷40天的挑战。方舟子批判基督教,我是不相信什么基督教的,不过我最近却看了两部电影, “耶稣受难记”,二 “黑客帝国”,一部电影是宗教血淋淋的预示,第二部却是后人类时代高科技的幻...

欲望与方向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

闲谈性善性恶与民主法制

被泥土封盖着的器皿一旦被擦亮,就会照耀很多人的心灵。撩开人类文化与历史的面纱,我们看到神秘,看到史事,看到不可思议,看到宝藏,看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我们国家反腐力度越来越大,但为何贪官仍层出不穷,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近日重读黑格尔的《小逻辑》,突然想到中西方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石来―――中国...

成功是人生的幸运

  商鞅原本是 卫国国君的妾所生的儿子(庶孽公子),原名公孙鞅,因为生在卫国,也叫卫鞅。 商鞅自幼喜爱刑名之学,曾在魏相公叔痤(cuó,搓阳平)手下任中庶子。公叔痤知道商鞅极有才华,但是没等到他推荐商鞅,自己病危了。魏惠王听说公叔痤病危,马不停蹄地赶来探视:万一您有不测,国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