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某项事业奋斗的职业理想
一个人在某项事业上有所成就,就为民族发展作了一点贡献。成就越大,贡献就越大。可见,“为某项事业奋斗”的理想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理想是一致的。
联想公司总裁柳传志先生在谈到培养年青人时说:“联想要培养的是更在乎舞台和自我表现机会的年青人,要培养能把自己的事业同国家富强结合在一起的年青人。其实,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人,大部分人都有这种强烈的感觉。看足球的人那么多,其实就是想看中国赢……老百姓看中国队踢输了,那种表情,实际上是一种爱国情。男子汉如果没有这种劲头,那就没什么意思了。企业真正要做好,总得有一批这样的人,真的是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做出成绩,就是光荣的。一旦入了某一行,就基本意味着终生为此行业奋斗与奉献,或者说入道。
为某项事业奋斗不仅有利于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成才。有心为某项事业奋斗,必然会努力学习、研究,一时对于成才或许不很有利,但长期积累,是非常有利的。
二、有利于事业发展。投入于某项事业的时间和精力越多,特别是用于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可能在这一行较好发展。
三、有利于享受美好的生活。要享受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在行业里有所作为,也就必须为这项事业奋斗终生。
古往今来,成功者无不有“为某项事业奋斗”的职业理想。在美国,职业的科学家、运动员、歌星、影星等,都有自己的经纪人,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事情,从而让自己可以集中最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从事自己的事业。
为某项事业奋斗的基本策略:
一、确立从某项事业发展的理想。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农艺师。从农学院毕业后,他开始了育种研究。1960至1962年,我国连续3年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几乎是颗粒无收,无数国民活活饿死。袁隆平感到了一种深沉的责任感,从而铁下心来搞杂交水稻研究,并立下志愿:我一定要想办法让农民多打粮,摆脱饥饿!深沉的使命感可促他努力奋斗、成就大功。
二、努力学习、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习和研究之后,通常都可以成活。
三、努力工作。只有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才可能有所作为。
四、以从事该事业为享受。即使未成功前再辛苦,也要以从事该事业为享受。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念:一项事业需要很多人去努力,追求成功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并不那么多,不管自己能否成功,也要无怨无悔地努力下去,自己的失败是那项事业发展的一点代价,是正常的。
日本人不喜欢转行,一旦入了某个行,就意味着集中最多的时间和精力终生追求这一行。这种传统对于多数国民的发展及全民族的发展都有利,值得我们借鉴。
许多国民在职怨职,择业三心二意,只有少部分国民爱自己的本行,也只有少数国民能专心致志地从本行求发展。这种不良传统严重影响大多数国民的成才、发展,并严重影响各项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无论从事哪一行,只要肯下功夫,一时或许没有成绩,但在付出足够的努力之后,都会有所成就。因此,大可不必为选择行业弄得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一旦决心从事某个行业,就为之努力奋斗吧!
(本文是初稿,写于2002的9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