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理想 > 理想制订 > 正文内容

挺起科学信仰的脊梁

2011年11月23日
 

  信仰,是一根脊梁,是一种支撑,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传说中,神在造人后,发现泥做的人是软的,一经风雨就会倒下,于是神就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有了这根脊梁,一个人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多深的沟壑时,都可以屹立不倒。因此,人们常常用脊梁比喻人类的信仰。

  信仰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谈不上有什么信仰。待长到懂事时,总以为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于是父母就成了孩子心中的上帝。孩子对父母的崇拜,就是人生最初的信仰。这种最初的信仰,往往源于自发性,如经验、民俗、宗教、哲学和统治。人们对于无法证实的命运与上帝,如果他相信其存在,就能成为一种信仰。甚至更有极端的例子,希特勒曾宣称,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为了加快人类进化的进程,需要淘汰劣等民族,因此必须屠杀犹太人。在他们看来,法西斯主义也是一种信仰。

  信仰的形成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到社会文明的发展传播的影响。比如,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水平很低,就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诸如水神、火神、风神等等。在欧洲中世纪,强烈的宗教信仰曾笼罩了一切,当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到来时,恩格斯说,“原有的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活着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人要为自己的人生规定一个意义。是啊,当你赋予人生有意义,你就选择了有意义的人生;当你赋予人生没有意义,你就选择了没有意义的人生。从一定角度来说,赋予人生何种意义,取决于人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有学者认为,人生有四大类十六种价值:第一类是与生俱有的价值:年龄、健康、外貌、聪明;第二类是随着成长而培育的:家庭、学校、专长、职业;第三类是进入社会后奋斗的成果:财富、名声、地位、权利;第四类是较长期的需要:朋友、志趣、社团和信仰。在这十六种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信仰。

  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因此,确立什么样的信仰,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者,都以坚定的信仰作支撑。

  共产党人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最高信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崇高、最伟大的信仰。因为它以全人类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类的平等、自由、解放为最高追求。正是为了这一信仰,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铺就一条英雄路,在为崇高理想的奋斗中成就了人生的伟业。尤其是在一个人处于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信仰就越发显示出无穷的力量。革命先驱李大钊在敌人的绞刑架下慷慨陈词、痛斥敌人,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朽诗句,方志敏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坚贞不屈,写下“严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铮铮誓言,就是因为他们深信“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方志敏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中写道:“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地,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精神情操!

  荧屏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也是以信仰为主线展开的,让人们在穿越历史走进血与火年代的同时,重新见证了科学信仰的力量。这是文艺作品用艺术形象对信仰的解读。因为信仰,余则成参加了地下党,与敌人虚与委蛇,明枪暗箭,在可以安全脱身的情况下,为了拿到敌人的潜伏名单再次赴险,更因为信仰,他辗转南下继续潜伏,牺牲了等他爱他的女人,牺牲了向往多时的平静生活;因为信仰,吕宗方牺牲自己给前来接头的同志鸣枪示警,秋掌柜咬舌自尽保护战友的安全,廖三民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了信仰,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没有声音,只有行动;成功不能宣扬,失败无法解释。为了信仰,他们甚至只能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带进坟墓,也许只有墓碑才知道,他们的主人是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着这份共产主义信仰。正如《潜伏》剧中的主题歌所唱的那样:生命只为一个信仰,无论谁能听见……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的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

  信仰对于个人而言,就是立身做人、为人处世的“主心骨”;而对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而言,信仰就是精神大厦和灵魂归宿,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透过历史,人们会发现,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振奋,总有一种精神让人震撼,总有一种坚持让人感动,总有一种信仰值得人坚守。只要挺起科学信仰的铁脊,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阔,追求真理的脚步就会越来越坚实。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挺起科学信仰的脊梁” 的相关文章

理想与现实

      如果人类只满足于温饱与生殖,那就和一般的动物无异。正因为人类有不断求生存和谋发展,才逐渐进化成为地球的主宰、万物之精灵。为理想而努力是人类的天性,因为人类的神经有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在人类的血液里,充满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   没有理想的人,...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基本理想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发展事业只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所有事业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当然,发展事业的过程尽管有苦有乐、有胜利和失败,但对强者来说仍然是一种享受。   人类奋斗的根本动机在于享受美好的生活...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

      任何一套理论都有可取的地方,也有错误和荒谬的一面。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无论是哲学、政治、经济、体育、卫生、历史,还是军事、科技、文化、教育,都有许多完整的理论。马克思也有错误的一面,他过快估计全世界可以实行共产主义,过分强调了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建立理想的三个阶段

      如果暂时不能把理想明确下来,也应该有“有所作为”的想法。建立理想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通常都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一、模糊阶段。少年儿童的理想主要是在父母、老师的引导下形成的,容易变动,也不能围绕目标努力。少年儿童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理想,并不知...

中国人的家族理想

      我想《旧约圣经・创世记》中的创造天地的故事颇有重写的必要。在中国的长篇小说《红楼梦》里,那个柔弱多情的男主角很喜欢和女人混在一起,深深崇拜他那两个美丽的表姊妹,常以自己生为男孩子为憾。他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因为他觉得他的表姊妹是可爱...

与老板对话:TCL总裁李东生追逐国际化之梦

    年终岁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本版推出的2002年度人物――TCL集团总裁李东生。即将过去的2002年,对李东生而言,可谓心想事难成、苦乐各参半,宏伟的“阿波罗计划”触礁搁浅,格外让李东生黯然神伤。   有人说李东生是“后来者”,比如彩电,比如手机,比如电脑。李东生是“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