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内容

震灾集体记忆将重塑民族性格

2008年05月24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要赢得民心、凝聚民气、获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原来是如此的简单:把人民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让人民知道一切,让人民去参与一切。只有当人民感到被尊重、被信任、被重视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并且自然而由衷地散发出人性的美好。这是任何政治口号、任何政治宣传和任何思想教育工作都无法达到的。   ■杜平

  这些天以来,只要看到汶川地震灾区的悲惨画面,我都会难过得不能自已。在泪眼朦胧之中,千百年来中国所遭受的种种灾难仿佛重现于面前,感觉好像人间的所有痛苦都让中国人一一尝遍。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民,时不时就要来一场天灾或人祸,似乎这片土地的命运早已注定是多灾多难。

  任何一次重大灾难都有两种明显的后果,一是改变现实世界的面貌,把人类逼回到最原始的生死边缘;二是给整个民族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心理特质。

  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开端,近60年来,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不仅给中国带来了难以形容的伤痛,而且更使整个社会的心态歪曲变形。从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一直到唐山大地震,所有这些重大事件无不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同时更对国民精神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甚至可以这么说,过去几十年,每当灾难降临,中国人的心灵就要经受一次痛苦的折磨和扭曲。灾难的政治化,政治的灾难化,两者交互作用,结果在中国的民族性格中,注入了太多不该有的压抑、苦闷、冤屈、愤懑和抗争情绪。以至于直到今天,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依然是伤痕累累,还没有彻底痊愈和复原。

  可是,这次四川大地震却是一个历史性的例外。在我们的记忆所能够追溯到的历次天灾中,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原本是心浮气躁的社会心态突然变得如此的沉静;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人们在哀伤、同情、关怀和互助之中,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抚慰。国难当头,悲伤而不愤怒,痛苦而不压抑,无奈而不绝望,为什么国民心态竟然在瞬间变得如此成熟?

  其实,中国的民族性格比大多数国家都更早成熟。上下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深厚积淀早就使中国人的精神定于一格:中庸、善良、谦和、坚韧。只是因为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才使中国人丢失了自信,丢失了自我。至于过去60年间,中国的国民心态之所以反反复复地变得茫然,民族精神几乎沦落到虚无状态,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由于民意被阻塞,民气被压制,导致整个社会失去了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体系。

  因此,如果要问此次震灾之后,中国人为什么空前地团结,为什么在哀痛之时还是民心平和、民气顺畅,为什么在大难临头之际能够上下气息相通、休戚与共,那就必须从上述角度去寻找答案。很显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居庙堂之高者”不仅仅常怀忧民之心,而且更是身先士卒,体察民心,体恤民情,顺乎民意。

  民意就是天意,顺之者昌,逆之者蔽。可是,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执政者在塑造国民精神方面一直把自己的意志当做天意,所以往往是居高临下,不惜投入庞大的资源,调动强大的宣传机器,可是,几十年以来,种种努力大都流于空洞和说教。

  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要赢得民心、凝聚民气、获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原来是如此的简单:把人民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让人民知道一切,让人民去参与一切。只有当人民感到被尊重、被信任、被重视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并且自然而由衷地散发出人性的美好。这是任何政治口号、任何政治宣传和任何思想教育工作都无法达到的。

  新中国建国近60年里,前一半时间动荡不堪,人心大乱;而在后一半时间里,整个国家都在马不停蹄和一门心思地追逐物质文明的发达,经济在“疯狂地”成长,社会在“疯狂地”变迁,几乎所有人都无暇顾及心灵的重建和精神上的反刍,结果使人性的光辉被世俗利欲的浮尘所覆盖,没有得到拂拭,更没有得到淬砺。这是中国为高速现代化进程所付出的代价。

  毫无疑问,四川大地震这一全民族的悲剧,让那些几乎荒芜的心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60年来,全体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地停下脚步,在哀伤之中默默感受着同胞的苦难,在哭泣声中共同舔舐着民族的新伤口。这是13亿人刻骨铭心的共同经历和集体记忆,是当代中国人重建身份认同和精神家园的开始。

  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决定于人们拥有什么样的共同记忆。当代中国的民族性格成型于自古以来的文化积淀,但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近代以来种种不幸的历史记忆。中国的国民性格需要不断的升华,所以需要不断创造新的集体记忆。我不知道这次四川大地震所带来的心灵感悟,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导正中国的社会心态,但却可以肯定的是,像这样感动人心的集体记忆是当下中国最为需要的。

  (作者系著名时事评论员)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震灾集体记忆将重塑民族性格” 的相关文章

尚武

      战争,是摧残人类的最大灾难。在历史的长河中,残酷的战争曾让多少亿万地球公民死亡。在人类的激烈竞争中,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经得起战争的磨砺,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无数善良的人民都希望和平,但这良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一些战争的产生。因此,我们应有战争的准...

开放

    一个强盛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一个闭关自守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只有开放的人,才能较好发展。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  小平同志曾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不能依靠他人发展,我们要大力发...

尚武与算术

    尚武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尚武是可以计量的,用最简单的算术就可以计量出尚武的内涵。   1、假定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假定是有根据的,整个的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可以作证。具体到某一场战争,可以推迟,也可以提前爆发,甚至可以避免。但从长期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的经常现象。我这里要...

梁启超:呼唤新民

    中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集权专制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匍匐在王权脚下的历史,习惯了下跪的中国人始终站不起来。即使到了今天,中国人形式上不再生活在磕头、下跪之中,但世世代代被奴役的命运使国人在思想上依然是跪着的。在精神上,人格...

激情的抑制与理性的选择

    我们常常倾向于过高估计了激情的作用。从我国的戏曲中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富于戏剧化激情的民族,动不动是紧锣密鼓、大吹大擂、大忠大奸、气急败坏;动不动是挥刀斩去、一头撞死、当场拿下或立马下跪。也可能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民压抑太多,需要在舞台上大轰大嗡一番。近百年中国的剧烈变动与天翻地...

胡锦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胡锦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胡锦涛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