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民族品格
一个民族是有自己的品格的,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作为一个人,要有尊严,有灵魂;作为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尊严,有灵魂。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作为中国人,我们是非常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的。但是,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对自己民族品格的认识还是存在着某种欠缺的。这些评论,不管它是针对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的中国,相信这都是空穴来风,而且民族的各种品格都会穿越时空,影响深远。
笔者曾听说,在美国的小学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国际学生很普遍的美国小学中,如果一个韩国小孩被美国学生打了,五分钟不到,该校所有的韩国小朋友就会围在一起,揍打那个美国小孩;如果一个以色列的小孩被外国小孩欺负了,三分钟不到,所有邻近的以色列小孩就会赶来揍扁那个蛮横的外国学生;但听到说一个中国小孩被外国学生打了,一分钟不到,所有的中国小孩尽作鸟兽散,他们都说:“妈妈讲的,不要管闲事。”
暂且不管这个故事的真实与否,这种现象,实事求是来讲,肯定是存在的。我们的民族长久以来秉承着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只是重视修身养性。更有甚者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也许这种信仰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可即使是在信仰孔孟之道的古代,不照样出现了像管仲、范仲淹以及王安石等名人志士吗?也有着像杜甫一样,即使自己住在破茅草屋中,依然心系天下,关心苍生吗?洋洋洒洒的“三吏”、“三别”,气宇轩昂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都是中国士人真正民族精神的写照。
理论上来说,民族的品格当然是来自于大多数人的品格特征,如果一个民族缺乏诚实、勇敢、坚强和忠贞等品质,那么这个民族注定会成为其他民族嘲笑的对象,而且这种品质还会流传给下一代以至于造成整个民族精神的败坏。哪一个民族如果缺少了品格的支撑,就必定会走向没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比如说,如果一个民族只热衷于对财富的追求、热衷于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或者是只热衷于对宗派活动的追求,把其他的一切都看轻,以至于抛弃了诚信、勇敢、善良等诸如此类的珍贵的品质,那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你能期待些什么呢?相信楼兰文明的消亡,也与这个原因有着莫大的关系吧?
回到现代社会当中,我们的精神境界就一定会比我们的祖先进步到哪去吗?暂且不说国内,笔者曾记得2001年,法国的各大媒体竞相对一起案件进行报道:在1997年到1999年,乔治强奸并残忍的杀害了7个少女,既有基因鉴定,又有一个侥幸逃脱的被害人的指正,证据确凿。法国没有死刑,罪犯被判无期徒刑。在电视转播画面上,7个被害少女的家人,自始至终坐在法庭上。记者采访一个受害人的母亲,问她究竟在等什么,两鬓斑白的母亲一字一泪地说:“我要他对我的女儿说声‘对不起’。”审判持续了15天,最后罪犯承认了全部的罪行,当庭对所有的被害者家属说了声:“对不起”。一时间,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好像挣回了什么。镜头转向旁听席,又是那个母亲,她仍然一字一泪地对罪犯说:“谢谢。”
法兰西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人格尊严的民族,人都是有尊严的,无论生者还是死者,由此折射出的民族品格又怎能不令人敬佩呢?同样道理,我在《冲出亚马逊》中看到王辉对另一个中国队友说过:“记住,我们两个就是中国。”笔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国,你说对吗?
是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华夏儿女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那么,我们也应有着自己引以为傲的民族品格,民族魂!我们的民族还在喷薄之中,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是同等重要的,在经历着种种历练和考验的基础上,我们的努力会向世人证明我们的民族是何等的坚强与团结,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