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意志 > 基本意志 > 正文内容

保持您的最佳心境

2004年03月22日
 

 

心理学家认为:学会保持最佳心态,就好象一只活鱼,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社会、家庭、生活的海洋。那么,怎样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你的最佳心态呢?

一、要善于抑制个人情绪。每个人的情绪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其有时好,有时坏,有时波动如浪,有时平静如镜。因此,必须学会控制情绪,特别是能在最短的时间中,将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使之不再扩展、蔓延,以至酿成灾祸。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用“理智调剂”。心理学认为,人们发脾气,吵嘴打架,往往是感情冲破理智的大门造成的,因此,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否则容易造成对方不理解,出漏子,形成突发性矛盾,导致仓促之间失去理智的平衡。万一遇到“顶牛”时,首先要善于压“火”,要显示出自己的大方,有气节,不失高尚的人格。其次,要善于“退却”。以“退”为“进”的“退却”,是消除“战火”的积极心理因素。

二、胸有宏志,胸襟坦白。平常与人交际勿做“两面人”,心绪就会好得多。事实证明,在现代交往中,胸怀开阔,以信求实,以实求信,遇到不愉快的事就很少。而一旦出人意料地碰上“鬼叫门”的事,由于心中没“病”,情绪平和,也会安然处之。“鬼”明白了,也自会退却。

三、学会“自思”。“自思”的方式有三:⑴ 以日记形式回忆一天的生活,这是“思维自我净化”的一个冶炼过程。用这种方法自我“冶炼”,久而久之,便会塑造出一种善于“克己”的高尚道德。而这种“道德”,也正是稳定心态的支柱。⑵ 面壁,实际上是思维的“新陈代谢”。它比日记形式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想象得更多、更辽远、更广阔。如果将这种方式与日记方式结合并用,亦思亦记,有想有录,“净化”效果会更佳。⑶ 开卷自珍,即学习一些与个人职业、交往、 生活等方面有关的报刊资料、影视录像等等。夜静之际,“开卷──明目──陶冶”,无异于“自我提 纯”。它不仅有助于心境一步步提高,也会丰富知识,洞开视野。

四、处理人际关系要有一个“好尺寸”。所谓“好尺寸”,是指善于学习、仿效他人之长。这不但能使自己与周围的人们形成和睦的气氛,有利于最佳心态的培养与稳固,也容易把周围的事情处理好。相对言之,对别人的缺点,除了自己应该警惕之外,应尽量把握好“揭短”的尺寸──尤其是对那些缺乏涵养道德,且又心地狭隘、自高自傲的人,“揭短”的最好办法是“不觉处叶绿花红”──在不知不觉中感化掉对方的痼疾。

五、把自己放到一个高雅文明的天地中去。交友结谊,要注意礼貌;参加社交,要注意文明;一言一行,要注意高雅。高雅的氛围,才会产生高雅的心境。朋友,你在高雅明洁的环境中培育了友谊,联络了感情,也会逐渐培养出自己的最佳心境。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保持您的最佳心境” 的相关文章

认输�D�D也要学会的另一课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 学会认输。  学会认输是什么?一个人如果听惯了这些词汇: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前仆后继,永不言悔……那么,他需要学会认输。  学会认输,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张臭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

心态决定命运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人生,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的好。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

精神不可逆与追求

    物理学中存在自发不可逆过程。我发现这种物理现象在我们人类社会心理中是普遍存在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俗话没有讲人往低处走会怎样。人的社会处境和生活都会发生不由己的变化,有时是跳跃式的。当这种变化是向个人意志相反方向时,人的精神会出现抵抗和不适应。我称之为"精...

勇毅

    世界上巨大、出色的成就,常常是在逆境里取得的。这种情况,使得逆境遂成为有识之士的洗礼之水,进身阶梯。于是,逆境在有识者眼里则含有一种别样的科学价值;面对逆境,他们更能发挥超乎寻常的勇敢精神。  痛苦、忧愁是逆境里安排的铁砧,勇气正是在铁砧锻打之下迅速成长的,这应合了法国作...

探索自然、锻炼意志,保护环境,当从自身和眼下做起――从冯勇死亡谈起

    青海可西西里草原传来噩耗,四川成都的两个绿色环保组织成员牺牲了,这个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应该怎么样去做绿色环保义务工作,应该怎么样去对待自己的生命。   四川成都市,是最早发起长江漂流探险组织的地区,由于那是一次延续文革意识形态革命激情的新闻炒作,所以,长江漂流探险活...

恶劣情绪具有传染性

    病毒、细菌会传播疾病早已众所周知,然而新近研究发现,恶劣情绪与病毒和细菌一样具有传染性,而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无不与不良情绪有关。   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的长期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