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是哪“三强”?
2024年05月23日32
他是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之子,他是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投师约里奥・居里夫妇,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他目击了地球上第一次核裂变,他与夫人何泽慧博士一起发现并解释了铀的“三分裂”现象。 他带着“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信念,在留学11年后回到祖国,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民族复兴精神气质的突出体现
2023年11月05日3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之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展开,我们虽然一直强调“独立自主”,却很少再提“自力更生”。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强调了“自力更生”,号召全党要...
梁思成:一念执着
2023年08月26日27
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考古等领域建树颇丰的杨鸿勋,向记者娓娓讲述梁思成的建筑人生。整整6小时,82岁的他,不曾停下喝一口水。 作为梁思成的学生和曾经的助手,一个个故事、一幕幕场景都印在他的脑海中,时经多年,从未褪色。 “他真的是一生执着为建筑。”...
海上潮涌――中国船舶工业改革开放40年
2023年01月26日30
纪伯伦的诗中,时间是一条溪流,人们坐在岸旁,看它静静流逝。 如果我们用水来述说时间,那么,1978~2018的中国时间就是一条江水,波澜壮阔,浪花翻涌,奔腾呼啸着向前奔去。 而我们无法坐在岸上旁观,我们都在中国这艘巨大的航船上,与她一起迎接共同的命运。我们,或攀上桅杆�t望前...
永不屈服任正非
2022年02月01日30
1 1978年3月,春江水暖。刚当选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公,迫不及待主持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这场“科学的春天”大会,后排坐着一位部队代表,时年34岁的副团级技术副所长――任正非。1974年应征...
湘江战役:在至暗时刻探寻希望曙光
2022年01月09日36
广西全州县安和镇四所村村民李德明遵嘱将父亲李大棋葬在村后高山上,让他能看到牺牲在湘江畔的红军战友们。 李大棋本是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山下村人,10多岁参加红军,湘江战役时任红五军团34师101团3营营长。1934年12月3日,该团在安和镇一处名为文塘...
开国将军是怎样炼成的
2022年01月05日37
[摘要]黄克诚庐山会议当场顶撞毛泽东犯大忌,罗瑞卿不给江青发领章帽徽,张爱萍反对为林彪建纪念亭。 【原编者按】《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通过作者亲历、亲闻、亲见,以真实细节表现200多名开国...
勇敢加技术打仗有把握
2020年10月31日32
1951年9月,在解放军各兵种司令员、参谋长及各军区参谋长、军训处处长集训会议上,朱德指出:“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这是对我们党建军治军历史经验的总结。 勇敢和技术历来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
郭晋龙:“好工人就应该像淬火轨一样耐磨、坚硬”
2020年07月01日27
在呼和浩特铁路局,高级工程师郭晋龙是“偶像”一般的存在。“有啥问题找郭师傅一准能解决,他看一遍就能找出故障在哪儿。” 只有初中文化、普通电工出身的郭晋龙是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的首位铁路工人。他的信条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日前,记者来到郭晋...
林鸣:意志创造奇迹
2020年05月12日37
2018年10月底,晨雾之中,一个身影自港珠澳桥头缓缓跑来,满头银发却步履坚定,他就是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在这个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工程即将通车之际,61岁的林鸣要以跑完大桥全程的方式,纪念这对于中国、对自己意义非凡的伟大时刻。 事实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