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略是一种哲学——基于战争史的辩证思考
2025年01月06日78
第16版理论周刊·文史北京日报|2024年12月16日 张文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
百年回望:毛泽东与黄埔军校
2024年09月21日88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明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回望百年前毛泽东同志与黄埔军校、“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间的关系和渊源,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 在上海为黄埔军校招纳英才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军事政...
周光召,我永远敬仰的榜样
2024年08月29日43
2011年11月,在“973计划”的一次专家组会议上,周光召先生突发脑出血,昏倒在我身旁,虽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但再也不能回到他热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科学事业上来。每每想起这一幕,我内心总是百感交集,久久无法平静。 周光召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供图周光召 中...
缅怀周光召先生:我心中永远的大先生
2024年08月27日36
8月17日晚,伴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光召走了!”这噩耗在熟悉光召先生的人群中迅速传播。非常静悄,就像怕惊扰了先生的安睡;又如惊雷,轰响在许许多多人的心头。 周光召先生是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的学术影响超越了国界;他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但他对国家科学技术发...
“巨星”陨落!他是中国科技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
2024年08月27日51
“先生走了,他是中国科技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科技界的‘掌舵者’之一。” 8月17日晚,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周光召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作为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
李政道,“希望机遇光顾更多年轻人”
2024年08月18日38
综合媒体消息,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去世,享年98岁。今年6月,我们刚刚完成了一组关于李政道的封面文章。在讨论这个选题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李政道令我们甚为触动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与杨振宁如双子星一般熠熠生辉于世界物理领域的天才成就,而且还有一个对于中国影响...
比肩华罗庚的天才,26岁攻克百年数学难题,却无处发表论文被埋没
2024年08月15日39
1983年,包头九中校长收到了一封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的信。 信中书说:“门德尔逊教授认为,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有必要把他调到大学岗位,对发展中国的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并称陆家羲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组合数学家”。 校长这才知...
李政道的风格
2024年08月15日40
牛顿有一手。 ――李政道 曾经与人谈起,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之后还会不会有人具有他们两人这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我说,即便有人能够再得诺贝尔奖,也不可能有他们这种影响力和号召力。全世界不知有多少华人是听了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
李政道先生与中国大学
2024年08月08日38
北京时间2024年8月5日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李政道先生去世,享年97岁 李政道先生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 严谨治学,在物理学...
李政道和束星北的不同遭遇给中国的重大警醒
2024年08月08日42
2024年8月5日,享誉全球的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在美国三藩市去世,享年97周岁。李政道是一位对人类物理学和中国科教事业有重大贡献的杰出学者,1957年他与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创下华人世界的记录。他们两人的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