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生命之魂――胡杨树
说起新疆不能不说沙漠,而说起沙漠,又不能不说胡杨树。
在我国西北的荒漠中,生长着一种高大的杨树――胡杨,又称胡桐,为杨柳科落叶乔木。胡杨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不受碱水的伤害。
胡杨树号称“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这棵胡杨树据说有1800年的树龄。
胡杨是最古老的杨树,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虽然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但骨子里却充满对水的渴望。尽管为适应干旱环境,它做了许多改变,一棵树上竟有三、四种树叶。
它是一类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靠着根系的保障,只要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它只能强展欢颜、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辞别尘世。
维吾尔族人民给了胡杨一个最好的名字――托克拉克,即“最美丽的树”。它的美丽,源自它们面对干旱的顽强和悲壮。
我们人类需要学习胡杨精神,做一个适合各种艰难环境而不死的人,做一个“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人。
我们从胡杨树为了生存而改变自己的身上,也看到了适者生存的永恒真理。但当无水可适的时候,任何人和树也难逃最终的死亡命运,环境决定了人也是颠之不破的真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