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假如乔布斯生在中国会怎样

2011年10月13日
  2011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享年56岁。史蒂夫・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时代一位伟大的创新者。(10月6日人民网)

生于1955年2月24日的史蒂夫・乔布斯,于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只念了一学期就退学。1974年,乔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如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乔布斯也被公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视其为麦金塔计算机、ipad、IPOd、iTunesStore、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

56岁的乔布斯被胰腺癌夺去了生命,可谓是英年早逝。在并不算长的人生旅程中,乔布斯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惊人的商界奇迹。乔布斯生在美国能有如此辉煌的业绩,设想他在中国又会怎样呢?

上了大学又退学的“乔布斯”会被视为另类。乔布斯于17岁那年考上了里德学院,但在6个月后,因为几乎把父母所有积蓄都花在了学费上,而且也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决定退学。考上了大学却没有读到毕业,读了大学没有拿到一张毕业文凭,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在不少中国人看来,学历等于能力、文凭等于水平,有了大学文凭就等于是拿到了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张通行证。在中国,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张大学文凭,那么找工作、考单位、搞发明、办实业等等,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国的“乔布斯”上了大学又退学,中国人肯定会问,“乔布斯”这小子脑子有没有问题?他是否有精神障碍?

“乔布斯”在中国的车库里搞公司,舆论不会看好。1976年,美国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10年后,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小子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名雇员、价值超过20亿的大公司。而中国的“乔布斯”,当年社会公众的唾沫就可能将他淹没。大学上了一学期就退学,就想在自己家的车库里办公司,首先就会遇到来自父母的阻力。“乔布斯”的父母会说他不珍惜学习机会,辜负了父母期望;还会说他是年纪轻头脑发热,不掂量掂量自己就想办公司,简直是痴心妄想。而来自邻居、亲友等方面的责难也会扑面而来,说这小子不在大学里好好念书,在自家车库里搞什么公司,他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中国“乔布斯”创办的公司将举步维艰。没有大学文凭的中国“乔布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车库中诞生的公司搞出了名堂,却依然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局面。“乔布斯”明白,中国虽说是实行了市场经济,却还是以所有制性质来分配公共资源和政策资源,所以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会有不同的政策待遇。国内的主要产业由国有企业主导,而国有企业一直奉行行业垄断,其实质就是行政性垄断,主要表现是限制竞争,延缓产业技术升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干扰市场竞争秩序等。近几年在政策的导向下,国有企业又大肆扩张,拼命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此重压之下,作为民企的中国“乔布斯”创办的“苹果公司”难有宽松的发展环境,想发展成为国际顶尖企业也就显得很不靠谱。

中国“乔布斯”会打造“苹果”房地产开发公司。2011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已有96万个千万富豪和6万个亿万富豪,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参与房地产投资,这一比例在过去三年都有所增长。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人所共知,也难怪会有许多国企办起了房地产开发公司。不难设想,中国的“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做大做强后,难免不会对房地产这块大蛋糕动起心思。商人逐利是本性所在,而中国商人又喜欢赚安稳钱。当“乔布斯”的公司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总是希望能避开办实业所带来的不确定危机,而将财富投机到较为稳健的房地产投资上。面对如此形势,中国“苹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成立和发展,也就是“乔布斯”的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至于这种房地产暴利对制造业挤出效应的产生,是没有理由让“乔布斯”一人担责的。

此外,在“乔布斯”身上所体现的诸如偏执、独断、情绪化等性格,以及行为处事的独裁风格,恐怕也会让他在中国赢得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独断专行、唯我独尊、家长制、一言堂等骂名。这样看来,中国的“乔布斯”就不像一个好同志、不像一个好老板,其所作所为与和谐社会好像不太和谐。

其实,作为“计算机狂人”的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说乔布斯是难以改变的,那么我们是否能为中国“乔布斯”的涌现作一些改变呢?事实上,中国企业要创新发展、要走向世界,努力为“乔布斯”和“苹果”的成长与发展打造良好环境,是目前最需要去做的重要工作。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假如乔布斯生在中国会怎样” 的相关文章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诺贝尔: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

不要只盯着诺贝尔奖

  当今世界,恐怕再难找到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诺贝尔奖情结”,对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孜孜以求、志在必得,甚至有关部门还制定了20年得诺贝尔奖的计划。却不知即使现在就做出了可得诺贝尔奖的成果,20年后也未必能得诺贝尔奖。重大的科学发现过了二三十年才得诺贝尔奖的是常有的事,没能得诺贝...

月球资源与月球勘探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表面保存着自46亿年前形成以来至31亿年以前的地质活动记录,对人们认识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月球是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的最佳“标本”。   一、月球:巨大的资源宝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