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周光召,我永远敬仰的榜样

2024年08月29日43
    2011年11月,在“973计划”的一次专家组会议上,周光召先生突发脑出血,昏倒在我身旁,虽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但再也不能回到他热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科学事业上来。每每想起这一幕,我内心总是百感交集,久久无法平静。 周光召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供图周光召 中...

缅怀周光召先生:我心中永远的大先生

2024年08月27日36
    8月17日晚,伴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光召走了!”这噩耗在熟悉光召先生的人群中迅速传播。非常静悄,就像怕惊扰了先生的安睡;又如惊雷,轰响在许许多多人的心头。 周光召先生是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的学术影响超越了国界;他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但他对国家科学技术发...

“巨星”陨落!他是中国科技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

2024年08月27日51
    “先生走了,他是中国科技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科技界的‘掌舵者’之一。”   8月17日晚,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周光召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作为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

李政道,“希望机遇光顾更多年轻人”

2024年08月18日37
  综合媒体消息,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去世,享年98岁。今年6月,我们刚刚完成了一组关于李政道的封面文章。在讨论这个选题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李政道令我们甚为触动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与杨振宁如双子星一般熠熠生辉于世界物理领域的天才成就,而且还有一个对于中国影响...

比肩华罗庚的天才,26岁攻克百年数学难题,却无处发表论文被埋没

2024年08月15日39
    1983年,包头九中校长收到了一封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的信。 信中书说:“门德尔逊教授认为,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有必要把他调到大学岗位,对发展中国的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并称陆家羲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组合数学家”。 校长这才知...

李政道的风格

2024年08月15日40
    牛顿有一手。 ――李政道   曾经与人谈起,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之后还会不会有人具有他们两人这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我说,即便有人能够再得诺贝尔奖,也不可能有他们这种影响力和号召力。全世界不知有多少华人是听了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

李政道和束星北的不同遭遇给中国的重大警醒

2024年08月08日42
    2024年8月5日,享誉全球的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在美国三藩市去世,享年97周岁。李政道是一位对人类物理学和中国科教事业有重大贡献的杰出学者,1957年他与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创下华人世界的记录。他们两人的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后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逝世,平生最大的心愿是为祖国做点有益的事情

2024年08月08日44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美国时间2024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他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

首位华人诺奖得主李政道逝世,倾心为祖国育人才,改写中国物理史

2024年08月08日42
    他是爱因斯坦得力助手,战火中成才的“神童博士”,拒绝外国高薪回国,改写了中国物理史。 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是,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 此刻,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8月4日,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了,本来我想做一个歌颂他功绩的视频来...

李政道和杨振宁关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辩,仍具现实意义

2024年08月08日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探索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决策层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于是,采取什么样的方针和路线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门类众多,新的科学技术分支不断产生,而且科学技术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