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诺贝尔距离中国有多远

2007年10月16日
    作为本年度诺贝尔奖的头炮,医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五点半公布得奖者。(10月8日 中新社)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诺贝尔奖发奖时,总激起国人对诺贝尔奖及整个科研机制的思考。对于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你可以不理解,但你不可以不正视。这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走向自信的开始,亦是实现大国梦想的起点。故而,与其说国人关注诺贝尔奖倒不如说关注民族的尊严与未来。此时此刻,依然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是:诺贝尔奖距离中国到底有多远?应该说,已经不远了。近日,科技部提交了中国科技实力报告,详细披露中国科技实力的“明细清单”。清单显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科技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达到1.42%。 这一组闪亮的数据,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的强劲增长。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

  然而,优势未必化为胜势,距离如此之近,未必就能亲吻诺贝尔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绾曾表示,“我国目前对三四十岁的年轻科技人才给予的支持是得力的,从人员素质、课题水平,到支持强度、项目数量,较一些发达国家都并不逊色。”一边是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一边是在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科学成就上的落后,这才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断裂在哪里?王绶绾先生认为,主要归咎于学术机遇与学术环境上的差距。而这种差距,首先表现于应试教育机制的摧残。虽然说应试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也的确起到了选拨人才的作用。但是,应试教育对科学人才的摧残也是极其明显的。千里马从来都有,但在应试教育下,千里马们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分数枷锁,导致方向不对、跑的不快。这也是中国青少年在奥赛上常常披金戴银,但到了成年却“泯然于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表现于学术领域的非学术化。如果说学生为了分数而努力,那么科研工作者则为了论文而奋斗。科学家往往是很纯洁的,为论文而忙碌的科学家,则有了太多功利;并且在对论文的追逐中,必然牺牲掉对学术本质的追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很多时候,科研工作者也未必想如此,可在非学术化的学术领域,有时只能无奈接受。

  如果不解决这两大问题,诺贝尔奖只能是一个奢望,所谓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也只能是空谈。而“空谈”是很有可能“误国”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诺贝尔距离中国有多远” 的相关文章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一般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保健和心理防卫知识等。   2.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意志品质、学习品质、自我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自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