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设“国家阅读节”能提高全民素质?

2009年01月22日
  中国新闻出版网这样报道,“‘央视《读书》节目取消了,我很心痛。’‘国民阅读危机应当引起重视,政府和民间推动全民阅读的力度还不够。’‘出版社的宣传营销意识不强、力量单薄,媒体对国民阅读的引导有待加强’……连日来,政协新闻出版组每次讨论时,都有委员谈到国民阅读危机的问题。日前,31名新闻出版界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设立“全国读书节”……。据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第6年下降,并首次跌破50%。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忧虑。造成阅读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说国人读书兴趣低,也许会有站出来,持反对态度,说自己更喜欢在网上阅读等。或者也有人说自己不是读书兴趣低,而是阅读范围宽泛了或更专业化更实用化了。但平心而论,仅就纸质图书阅读这方面而言,反映出来的是读者群的进一步流失,这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80年代那种遍地皆听读书声,人人手里有本书的情景,将永远成为国人最美丽的记忆走进历史,不可能再现。 

作为出版人,作为读者,我们都会扪心自问,到底纸质图书阅读出了什么问题?究其原因,不外几种。首先是电视媒体,它对潜在图书读者的24小时的强势掠夺,使之更被动地依赖于电视,而不是需要主动才能获取图书,造成一部分读者群流失。以前有很多人喜欢“睡觉前读几页书”,但现在改成“看看电视就睡了”。其次就是互联网强烈冲击,使得很多人不仅不再喜欢纸质的东西,更不会写字,不愿意写字,而是习惯于摸键盘。由于互联网上还有很多可以免费阅读的连载,大量免费书籍也都放在了上面。想要什么,搜索一下也就出来了。方便快捷以外,更重要的是,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跑书店,花时间一点点地“淘”。有时还未见得就“淘”得到。 

我作为一个读书人,就有过这种淘书经历,也因此派生出我第一次感受网上购书的神奇经历。有一次,从报纸上看到一套河北教育社出版的配盘图书消息,我非常想购买。我还真就去书店“淘”,结果两个多时,面临的是几万种图书的海洋,最后我无功而返。我不甘心,于是上网,找到此书,再经过类似美国亚马逊网站的那种专门经营运送图书业务的网站的专业服务,三天后,我得到了想得到的。“淘”书时间不过几分钟的工夫,我体会到了网络的便捷与威力。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答案每个人都可能列出许多条,不过,有一条是人人都会列在表上的,就是更具杀伤力的我们的国粹:麻将。80年代,读书声一浪高过一浪的英俊小生们,现在有很多已经沉迷于国粹之中,不能自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是遍地麻将声浪,人人尽显豪情! 

我在此还要加上一条原因,一个最潜在却是最可怕的原因,就是出版商对读者群体的伤害,更是推波助澜,加快了读者群的流失速度。 

何出此言?

首先是出版商毫无限制地夸大其词,在封面、封底以及一切可能的地方,极尽渲染之能事,宣传用语与书中内容严重脱节。有些图书的宣传,已经令人大跌眼镜的同时,还要再让读者震撼一把。这种宣传方式一般在民营书商那里最为普遍。但读者不知道谁是民营,谁又真正代表出版社。当这一切都令读者期望值过高时,书买到了手,想精神上享受一下,却发现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几次下来,再听出版者喊“狼来了”,很多读者就不再相信了。 

这不禁让我想到去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件事。著名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是美国书业的招牌人物。她如果推荐什么书的话,那么,该书的销量马上旋风般飙升。一般说来,她推荐的图书总销量都在50万册起印。她眼含热泪地把一本描述瘾君子如何戒掉毒瘾的名为《岁月如沙》的书读完了。该书作者詹姆斯・弗雷声称自己所写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真实故事,没有半点掺假。于是,她决定在节目中采访他。采访相当成功,此书销售一下子上升了100万多册,因为人们相信奥普拉,认可她的公信力。

但此节目刚播出不久,就有一家网站(thesmokinggun)以《痴迷虚构情节的瘾君子》为题,揭露说该书有几个重要情节并不是作者的经历,而被作者偷梁换柱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读者一片哗然。奥普拉感到自己受了骗。于是再次将作者请到节目中,厉声问道:你为什么要向我说谎?作者惭愧地低下了头。奥普拉赢回了自己的公信力,观众原谅了她,也原谅的作者。

这个故事说明,无论出版商还是什么人,都一定要多多珍惜自己的诚信力。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读者。伤害读者时,可能得到了一些实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偷偷乐。之后又来了很多人,也一起用同样方式赚取小利时,读者就会给你一个最残酷的答案。这个答案现在已经揭晓。这个答案已经在发酵。怎样挽回公信力,是摆在出版者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但愿在接受挑战之前,从业者们都像那位作者那样,首先惭愧地低下头,也许这样才能保证读者们真正回头。

现在听到有政协委员倡议设立国家阅读节,这是件好事,也从另个角度折射出国人对图书的渴望程度严重下降。不过,如何提升全民素质,也还不能仅仅靠一年365年的某一天为读书日,将读者拉回到书店,还应该从更多方面营造读书思考的局面。但万事都有个头,希望设立读书节就是这个头,成为最伟大的开始。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设“国家阅读节”能提高全民素质?”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一般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保健和心理防卫知识等。   2.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意志品质、学习品质、自我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自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