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 生活方式 > 正文内容

穷人是幸福的绝缘体吗?

2004年06月05日
    “不做欲望的奴隶,要做梦想的主人。”我想说,任何一位能让自己的视线越过某些世俗标尺的人,都有理由心怀骄傲。因为,遮蔽你未来的是欲望,而照亮你前程的,是梦想。   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谈到“精神生活的贫乏”这些酸词时,座中好几位“工作不错家庭不错心情也不错”的女士忍不住嗤之以鼻。一位颇有名气的电台主持人用她悦耳的声音说:“要什么精神生活?怎样才算有精神生活?我觉得有品位的生活才与精神有关,而优雅的品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另有几位则嘲笑道:“你的话也许不错,但这话不该由你来说,而是应该从比尔・盖茨这样的巨富嘴里冒出来才有说服力。你没钱,‘精神’就是你的一块遮羞布,太老套,也太酸了。同样穿一双布鞋,人们在你脚下看到的是穷酸、寒碜,可在有钱人脚下却看到了朴素甚至时尚。”

  道理谁都明白,但在不同的语境里阐说道理的角度就会很不一样。有些本来遮遮掩掩低声下气的东西(物质性收入、消费享受等)变得理直气壮甚至趾高气扬起来,而另外一种与之相对峙的、本来似乎天经地义的价值维度(其关键词是“精神”)则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灰头土脸。比如,一般我们认为,个性是通过读书、思考等精神活动实现的,但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早有论者认为只有通过消费才能达到个性的实现(鲍德里亚)。美国一位广告大师也不断地提醒人们:消费享乐是道德的,在享乐中人能够更自由地实现自我。

  于是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只有拥有物质的享受才可能获得精神的愉悦”。下雨天,你穿着雨披骑着自行车赶去上班,你呼吸着刺鼻的尾气,透过眼镜的视线被雨水打得模糊,而驶过你旁边的汽车却溅得你一身泥水。当你宣称你比坐在汽车里的那个听着Wonderland(《仙境》)音乐的家伙更有一种幸福感时,估计很难相信会有人相信你。

  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其实任何快乐归根到底都是精神性的。消费所带来的自由快感、舒适所带来的自在安闲、拥有所带来的虚荣满足,哪一样不是精神享受?所以,甚至“精神”本身也已开始悄悄地哗变了,它开始投靠到“物质”的怀抱里了。那位思想深刻的卡尔・马克思也说过这样的话:“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居民因贫困压在头上而发出的粗鲁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美学家那种用最优美最谦恭的方式来表述思想的技巧。”似乎一切都在证明,幸福快乐与收入偏低的穷人无缘。

  真是这样吗?事实绝非如此。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月收入不足千元的餐厅服务员迸发出欢快的大笑,但从许多似乎什么都不缺的人脸上却难得看到温暖的表情;当一个老农民收获到一个特别大的红薯时,他内心那种纯粹的喜悦大概要远远超过某位白领因为信用卡里的数字增加了几千而产生的快乐;那些辛苦工作着的卑微的人群有着令人艳羡的好睡眠,而深夜酒吧里总是坐着一些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得多、可是内心孤独寂寞的失眠者。难道上帝的公平就体现在这里?许多人自己也在发出疑问:到底怎么啦?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物质化生活是柄双刃剑,这种生活在不断满足各种欲念的同时,也慢慢地侵蚀着人感受最基本幸福的能力。不妨这么说,物质欲念主导下的幸福感是异化的、虚幻的。心理学大师弗罗姆认为,并不是说拥有很多财富的人才富有,从心理学角度讲,担心损失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穷困的、贫乏的。那位亲身体验了隐居生活的梭罗则把一种看起来阔绰的人视为“所有阶层中贫困得最可怕的”,因为“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他并没有因为钱比别人少而自叹不幸,“他们因为他们的晚餐价昂而自傲;我因为我的晚餐价廉而自傲。”他是一个在精神上富足的人。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没有自卑,也不是自慰;而是真的,他比许多只知追逐金钱利益者活得更有味道,更像诗意的栖居。

  清贫不是美德,但安守清贫并能自得其乐是美德。匮乏不值得称道,但在匮乏中仍能保持尊严并在进取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是值得称道的。我不想说教,因为尊崇何种价值是个人选择的事,我只想说,金钱收入不应该是衡量个人价值的惟一尺度,也不是最重要的尺度。当然它与幸福与否也不具有必然的正相关性。在我们这个社会的语境里,应该恢复一个人享受与金钱之类无关的精神愉悦的合法席位。当他说“我不是很有钱,但是我很充实、很快乐”时,应该是自信的,甚至带一点优越感。而装作很有生活智慧的讥讽者,可能恰恰是头脑狭隘的表现,他们值得怜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体验真正的快乐,那种创造力奔涌的欣喜和愉悦,那种沉醉于诗性空间的适性得意,他们是真正沦陷于无聊和倦怠的贫困的人。

  “不做欲望的奴隶,要做梦想的主人。”这是我经常说给自己听的一句话,也可以送给所有人。尽管在别人眼里境遇未必佳,但这么去想问题,会感觉眼前开阔许多,不会因为小小得失而心烦意乱。我至今还记得王小波在一篇随笔里说过的话:“学生是穷人里最趾高气扬的一种,虽然穷,但是前程远大。”我想说,任何一位能让自己的视线越过某些世俗标尺的人,都有理由心怀骄傲。因为,遮蔽你未来的是欲望,而照亮你前程的,是梦想。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穷人是幸福的绝缘体吗?” 的相关文章

成年人的抗衰食品谱

  上海营养学会专家指出,个人要想保持年轻健康,可以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抗衰老的食品。尤其是人到老年,就容易出现耳聋眼花、思维迟钝、记忆力衰退、四肢活动笨拙等,这些症状就是衰老的表现。为了延缓和抵抗衰老,从饮食角度来说,下列几种食品对老年人也是有益的。   ◆蜂王浆:能刺激大脑、脑...

专家谈睡眠的姿势

    俗话说,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觉。实际上,如果你的睡眠出问题,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也会大大影响你另外三分之二的活动时间。   根据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指出,高素质的睡眠,应该经历4至5轮的熟睡过程,才可让身体有机会好好地进行新陈代谢,恢复体力,提高免疫能力,并有助于加...

王蒙快乐的八大理由

    快乐是一种优雅的心态,快乐是一种无法取代的感觉。物质的满足未必能带来快乐,而快乐却能带来人生的满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家王蒙快乐的8个理由――   1.多接触、注意、欣赏、流连大自然。高山流水、大漠云天、海潮汹涌、湖光如镜、花开花落、月亏月盈、四季消长、三星在天。万物...

生活方式决定慢性病进展

    患上慢性病由综合因素决定,疾病的进展则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这是位于逸仙路殷高路高架交叉口的康力平价大药房社区现场咨询活动时,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忠告。   问:我身体一直很好,且没有家族史,怎么会患上冠心病?   答:六成慢性病即是生活方式病。   医学研究发现,...

延年益寿寻“三情”

      快乐是化解病痛、战胜疾病、延年益寿的“良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老年朋友尽管身体无大病,生活也优裕,却终日郁郁寡欢,快乐不起来,这对健康极为不利。究其原因,往往与缺乏以下“三情”有关:   一是亲情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亲情疏远,甚...

生理平衡就是健康

      中医认为,身体健康,就是生理平衡。中医阴阳论就是追求平衡的理论。不偏阴不偏阳,过犹不及,中国古人讲中庸,讲中和,阴阳平衡就是中和。中和养身,从衣食住行来谈,可以分三个主要方面:膳食平衡、内外平衡和动静平衡。   膳食平衡   启功先生多年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