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 生活方式 > 正文内容

名人与登山

2004年05月28日
   

登山是一项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的活动。重阳佳节,秋高气爽,风和月丽,百果黄熟,万山红叶,正是登山观景的好时候。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是喜爱登山的。观山之景色,探山之奥秘,悟山之灵气,写山之瑰丽,其乐无穷。

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在浙江省永嘉任太守时,遍游浙南名山大川。他为了登山方便,特地制了一种登山木履,鞋底前后装有活铁齿,上山时去前齿,下坡时去后齿。穿上这种鞋登山时,不怕山陡路滑,爬山稳当,下坡省力,人们称它为“谢公履”。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以毕生的精力外出旅游,实地考察祖国的山川形势,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30多年的考察生涯,大多数是在登山探险中度过的,因此说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登山家,那是十分恰当的。

孙中山先生的体育爱好是十分广泛的,如散步、打球、游泳、骑马、打猎等。他对登山活动兴趣最浓,认为登山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广西的叠彩山、广东的鼎湖山,广州的白云山,以及其他许多名山,都留有他的足迹。

李大刽生前对山很有感情,登临绝顶,攀高揽胜,是他最喜爱的活动。他曾多次攀登上河北昌黎县的五峰山,登山活动对李大刽来说,是件非常有意义韵事,它能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革命意志更加坚定,对革命充满信心。他的《山中即景》、《山峰》、《山中的落雨》等许多诗篇都是登山后写下的。

徐特立对登山特别喜欢。他曾说:“爬山有上有下,有攀有登,练的劲更全面。”他在长沙教书的时候,经常登上岳麓山,有一次,他虽已年逾八旬还登上了北京香山的险峰��“鬼见愁”,1963年,86岁高龄的徐特立同朱德一起登上了桂林叠彩山的明月峰,而且行走甚速,不用手杖,这是一般老人难以做到的。

马寅初一向重视体育锻炼。从十几岁开始,直到百岁高龄,从未间断。他喜爱多种体育活动,但坚持时间最长的是登山,跑步和冷水澡。多年来,他经常利用星期日和假期进行登山活动。北京郊区的一些山峰,他都登过。杭州的北高峰,桃源岭等山上,也都留有他的足迹。

毛泽东一生喜爱登山,建国后尤甚。从1953年到1975年的22年间,毛泽东曾40多次来到西湖,有时一年几次,有时一住半年。只要身体许可,登山如同游泳一样,是他生活中不可缺的内容之一。1955年,毛泽东又一次登上北高峰,远眺澈艳湖光,坡涛钱江近观山峦起伏,青松绿树。他胸襟顿开,诗兴勃发,吟成《看山》一首:“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高。飞风亭达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

朱德一生重视体育活动。然而,他最喜爱的活动还是登山。在杭州的日子里,虽然他年届高龄,但仍坚持每天登山,曾两次登上西湖高峰,3次登上西湖南高峰。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登上南高峰,钱塘在眼中;回首西湖望,江山锦绣同。”

彭德怀对登山运动也十分喜爱。他曾说,登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锻炼革命意志。他的攀登速度之快是令人吃惊的,能沿着曲折盘旋的小径,一刻不停地健步向上,毫无疑问,他的这副本领是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中练成的。

邓小平的体育爱好很广泛,登山,也是他喜爱的一项活动,在北京,他经常去景山、香山等地攀登”1979年7月12日,当时已是75岁高龄的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海拔1800米的黄山,他曾满怀情趣地说:“爬上了黄山、天下的名山都不在话下了嘛!”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名人与登山” 的相关文章

用科学的方式生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文社科系主任项扬教授就生活方式是否需要科学谈了自己的看法。   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生物遗传和医疗保健服务,其中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占50%,环境占20%,生物遗传占20%,医疗保健服...

为了健康须摒弃惰性

      惰性系指懒散,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一种消极心理表现。简单说来,就是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医学心理学认为,惰性对身心健康有以下危害:   (1)使思维迟钝:人的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勤于用脑的人,能使大脑增加释放脑啡肽等特殊生化物质,脑内的核糖核...

现代人保健康 注意“多与少”

      少肉多菜   肉食过多易患肠癌。同时食肉还会导致脂肪过多及血栓等疾病。   少盐多醋   饮食应以清淡为宜,食盐过多易患中风症、肾脏病等。每天喝一二两米醋,有利于肠胃,并使皮肤光滑。   少衣多浴   少衣指冬天来临时,不要穿得太暖和,...

日常生活中的六种最佳姿势

进食的最佳姿势――站立。   站立时人的腹部不会受压,血液通畅无阻,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睡眠的最佳姿势――右侧卧位。   右侧卧位有利于血液回流入肝赃,减轻肺和纵脯对心脏的压迫,有利于血液的流动。   思维的最佳姿势――平卧。   乎卧时人体肌肉和神经最为放松,情绪最稳定,...

中国人生活的最长处――生活艺术化

    中国人生活上的最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纵使吃饭喝茶,最普通最平常的日常人生,中国人也懂讲究。 所谓讲究,不是在求吃得好、喝得好,不是在求饭好、菜好、茶好、酒好,而更要是在一饮一食中有一个“礼”。中...

让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让体育走进生活,让体育锻炼人人可为、人人爱为,既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协调发展,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体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