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体验美国中学课堂

2012年01月09日
  前不久,当我走进Breck School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这座坐落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宁静的中学校园。和美国学生一起上的一堂普通生物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举手反驳老师,或者表述自己的观点。老师会欣喜地倾听同学的观点,然后耐心解答讨论,不会因为时间紧张而对同学的话置之不理,学生也不会因为自己观点的错误而羞愧。课堂始终活跃着,却没有人将活跃变为喧哗凌乱。甚至每一个人都是平和的,平和地提出,平和地接纳。没有发表观点的人都很认真地倾听着,整个课堂让人倍感舒适。

一个细节引起我的注意。在教师的讲台上,摆放了一盒纸巾。学生如果想用纸巾,不用举手便可直接走上讲台取用。其间老师继续讲课,学生的脚步很轻,更不会在走上讲台的途中和熟悉的同学聊几句或做个鬼脸什么的。取了纸巾的学生会静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认真听讲。

在这里,老师和同学把“Excuse me”和“Thanks”随时挂在嘴边。再小的事情,哪怕别人并没有帮到什么,他们都会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在校园里,不管你来自哪里,是否相识,都有人跟你主动打招呼,话语很随意,却生出几分亲切,很容易彼此交谈。作为一名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中国学生,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被忽视,人与人之间少了冷漠,多了彼此尊重。

在课堂上,选择和表达是自由的,但却少有违反纪律的现象,一群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似乎比我更懂得自律,每个人都在合理利用这些自由。而在校园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似乎为这种“自由的校风”做了注解:自由的来源是对人的尊重,自由的实现需要尊崇规则,自我克制。

因为自由,每个人可以变得平和;因为平和,社会可以变得更美。我们的课堂、学校为什么不能这样呢?

□杜赛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体验美国中学课堂”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