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明德为先,科学尚实

2017年08月21日
      2012级新同学们:今天,你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交通大学,在父母、师长、同学的见证下,开始崭新的大学生活。大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追求真理的升华。所以,我想对你们说的话,也从对几个问题的思考开始。

  今天,大学正日渐成为社会的中心。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心的最后堡垒。

  第一个问题,交通大学校名中的“交通”二字告诉我们什么?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易经・泰卦》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阐释的是一种宇宙观和价值观,是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哲学认知,是对自然规律的独特感悟。发轸南洋公学、跨越三个世纪的交通大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成长于国家复兴之中。我们的老校长、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提出“立国之要,以教育为命根,必学术日新,而国家乃有振新之望”,并以“明德为先,科学尚实”作为大学的使命和教育宗旨。

  一百十六载,交通大学承载了“储材兴邦”的建校理想,光耀了“当为第一等人才”的办学理念,彰显了卓尔不群的气度、格调和胸怀,创造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培养了数十万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交通大学的愿景是成为一所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科技成果和人文思想交相辉映,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贡献卓著的大学。我希望你们在交大养成的是科学的精神、人文的情怀和领袖的气质。这一使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明确而迫切!

  “交通”为名,“大学”为道,我想问你们的第二个问题是,大学究竟是什么?曾担任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总教习的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他心中,大学是学术的象牙塔。美国著名的思想家艾伦・布鲁姆认为,“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在他心中,大学是思想的源泉,是国家的智库。今天,大学正日渐成为社会的中心。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心的最后堡垒。

  大学里真正的必修课,是“闻道、问道、悟道”。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知识与生命的本源、世间万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和经世致用的原理,也就是真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只有不懈地追求和发现真理,生命才有意义。

  在这样的一所大学里,你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求学岁月呢?这是今天我要问你们的第三个问题。作为师长,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些由衷的建议。

  《礼记・大学》有言:“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获得和创新知识,就必须认识、研究事物,必须接触事物并探究它的道理。在大学里你们真正的必修课,是“闻道、问道、悟道”。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知识与生命的本源、世间万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和经世致用的原理,也就是真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只有不懈地追求和发现真理,生命才有意义。

  闻道,就是传承知识,学习前人发现的真理。“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交通大学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大师,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了无数从交大走出的英才。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你们中学的校长代表和大学的老师也都在现场,我提议,让我们一起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教导过你们和即将教授你们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并送上节日的祝福!今天在场的,除了中学、大学老师,更有含辛茹苦养育你们的父母和长辈,他们可以说是你们人生的启蒙老师,今天,他们怀着比你们更激动、更复杂的心情见证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建议让我们以长时间的掌声,向在现场、以及远在家乡的父母长辈送上深深的感谢和祝福,这掌声定能传过万水千山,把你们的那一声感谢和珍重送到他们身边!

  除了受教于师长,我还建议你们博览群书,特别是阅读经典。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人类文化科学发展的积淀,在于它所包含的超越时空的精神理念。读书的过程,就是与古今中外贤人智者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我希望你们读书不要被实用的目的和单一学科所局限,只有自由的心灵和多元文化的滋养,才会孕育出无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读书赋予你们的力量,让你们有可能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成为新的领袖人才。

   问道,就是独立思辨,善于质疑。思辨,是古今中外伟大科学家和思想家所具有的显著特质。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思想家培根指出,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知。这是闻道与问道的辩证。

  质疑是创新的种子,如果伽利略没有不顾一切打破亚里士多德的旧说,就不会有牛顿经典力学;如果不是爱因斯坦质疑牛顿经典力学,就不会有相对论。质疑善问也是学习和成长的必由之途,在善问的过程中,你们会更具科学的态度,更富前瞻的眼光,激发出更多的创造火花。

  世界一流大学几百年来始终坚持不变的全人教育理念,其精髓就在于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成功者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悟道,就是要领悟践验,培养全人。悟道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领悟和发现真理的过程。大学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领悟中形成主导自己未来人生、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交大有很多第一流的专业学院,但是,对本科生,我特别要强调通识教育对领袖人才人文情怀培养的重要。世界一流大学几百年来始终坚持不变的全人教育理念,其精髓就在于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成功者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欧洲的文艺复兴之所以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因为人文思想的解放而促进的多学科发展。

  大学精神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有机结合。“悟道”领悟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高屋建瓴的视野,是人类的价值观,这也是领袖气质的核心。对善于领悟的人来说,学问都是相通、相辅和相成的。而所谓人文情怀,其核心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从人类整体乃至整个宇宙的角度思考世界,它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为基础的一种超越性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闻道、问道、悟道”,是你们即将追寻的大学之道,也体现在交通大学“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育人理念中。在中华文化深厚的传统中,读书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期许始终是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你们,2012级交大新同学,中国未来的新希望和新力量,今天我要重提北宋大儒张横渠说过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所表现的知识分子的襟怀、器识与宏愿,是对人文情怀和领袖气质的最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

  扬帆启航吧,你们的大学生活从现在开始!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明德为先,科学尚实”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