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严谨求实的物理学大师

2021年03月17日
 

 

严谨求实,终生不渝

 

2007年1月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59卷1期)最后一页上,刊登了一封更正信,信的全文为:“贵刊2006年1月(58卷1期)登载我文《具有启发性的广义相对论》后,再继续研究中,我发现该文中一等式(该期42页左栏下倒数第12行)右侧第三项的系数有错,�CN/2应为+N(N�C3)/4。因而此后直至文尾段前的讨论皆应作废。彭桓武,2006年11月16日。”

彭先生发出这封更正信的时间,离他去世只有3个多月。刘寄星研究员说:“这是我所发现的有彭先生署名在正式科学刊物发表的最后的材料,这封信足以反映彭先生一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964年,刘寄星考取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黄祖洽教授的研究生。下乡劳动一年之后,在1965年所里举行的师生见面会上,彭桓武先生宣布,他和黄祖洽的3个学生由两位导师共同指导。刘寄星说:“所以我只是彭先生的‘半个学生’。但是彭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却深深感染了我。”

1994年底,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领导班子换届,并重新组织学术委员会。刘寄星时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代表所里邀请彭先生继续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寄星回忆说,彭先生拒绝再当学术委员的一段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他说:“当学术委员就要做学术委员的事,这影响到理论物理所的科研方向。我都快80岁的人了,物理发展的许多新方向我都跟不上,怎能决定理论物理所的科研方向?”

刘寄星劝他说:“你以前对所学术方向提的建议对所的建设作用很大,所的研究方向由大家共同决定,又不由你一个人定。你是理论物理所的创建人之一,你不当学术委员,别人还以为我们这届领导把老所长忘了。”也许是后一句话的作用,彭先生终于在邀请信的回执上签了字,但补充了4个字――“只做半届”。刘寄星回忆说:“1994至1995年的这‘半届’,彭先生做得很认真,给理论物理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到1996年开会再请他来时,他就说:‘当时我怕你们说我不支持新领导班子,才答应做半届。现在我完成任务,不来了。’这件事说明,彭先生无论对任何事都严格坚持科学态度。”

 

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早在1965年的第一次师生见面会上,彭桓武先生就对当时的3位研究生刘寄星、张锡珍、何汉新说:“理论物理学家要纵横捭阖,所向披靡。”并具体解释了这8个字的含义。他说:“‘纵横捭阖’4个字的意思,就是综合利用已有的理论物理知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一切物理问题。”

“其实,‘纵横捭阖,所向披靡’正是彭先生一生从事研究的写照。”刘寄星说。1953年前后,中国科学院为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派了彭桓武等一批科学家去协助鞍山钢铁制造厂解决技术问题。当时,鞍钢引进了苏联的钢铁快速冷却法,但这种方法容易使钢铁产生裂纹。彭桓武就想这中间总有规律,最后,他根据弹性力学等理论知识,研究出了解决办法,并写出了高温加热钢锭安全规程。

纵观彭先生70年的研究历程,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先后从事过固体理论、量子场论、介子理论、核理论、反应堆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他从理论上解决了核武器原理和设计、核燃料生产加工临界安全等重要实际问题。在开拓新方向上,他相继大力推动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化学物理、理论生物物理研究。“纵横捭阖,所向披靡”8字,的确是他数十年科学工作的写照。

刘寄星说:“阅读彭先生就解决实际问题期间用笔名公开发表的四篇文章:《带圆孔的方柱中的热传导》、《边界形状变化对偏微分方程本征值的影响》、《处理偏心圆柱气缝导热的一个微扰方法》和《高温加热钢锭的安全直径》,不能不被他善抓要害、化繁为简、巧用数学的‘捭阖’之功力由衷佩服。”

刘寄星说:“彭先生对科学精神的看法是独到的,一般人做研究只关注自己的领域,但他认为物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较小的领域内,要放在整个自然界中去看。这些,从他本身在物理学上做的事情都可以折射出来。”

彭桓武先生鼓励后辈的一句话令刘寄星记忆犹深,这是他在1965年原子能所研究生导师见面会上,宣布三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理论时说的:“我和黄祖洽都不懂离子体物理,你们边看书边看文献,读懂了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就要靠你们去纵横捭阖了!”刘寄星认为,正是彭先生的这段话教给他终生难忘的治学法宝:自己努力去取得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靠老师把着手教会自己。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严谨求实的物理学大师” 的相关文章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一般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保健和心理防卫知识等。   2.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意志品质、学习品质、自我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自制性,...

科教兴国 民富国强

  科学属于全人类,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茅以升――桥梁专家。1896年1月9 日生于江苏无锡。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原始动力都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赵其国――土壤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