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成第一等人才 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唐文治先生的德育观

2021年04月11日
   

唐文治先生于1907年被推荐到上海交大前身任监督,主持校政,力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努力改造学校,培养高素质的经世人才。他在文章中曾说:“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成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在实践中他认为国学修养和体格锻炼、竞赛活动,对学生人品的造就十分重要。当时交大有许多洋教习,亦有不少留洋回国的执教,用洋书,讲洋语,洋气很盛。这在学习西方工程实业知识中也许是自然的过渡,然国学精神绝不能丢。所以他倡导国学,自编讲义,并亲自上课,鼓励音乐、演讲和国文比赛。勉励学生“求实学,务实业”,躬行实践,并以《中庸》中的智、仁、勇来作为达德的标准。他对“知耻近乎勇”有深刻的解释,用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诫学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才是勇敢,才能成就大事。他说:什么叫无耻?不知耻,是谓无耻。一个人如已没有羞耻感,那是很可悲的。

他还倡导体育,聘请国术教练、体育专家传授武术,训练球类、田径及兵式体操活动。以使弱者强之,懦者壮之,孤者群之。当时宁沪杭有六所大学,体育竞赛之风很盛,每有六校球赛,唐校长都亲临现场,集合同学,致辞鼓劲。赛后,也必亲来学校礼堂,或庆贺,或鼓励,失败时也会和同学一起声泪俱下,绝不言败,卧薪雪耻。表面上看是激励学生争夺冠军,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一往无前,不怕困难的坚韧精神和集体的荣誉感,一切都在不言之教中。唐先生现身见教的教育方法,在当时的大学校长中是不多见的。

在德育实践中除国学与体育外,他还特别倡导“贵虚明正大而忌邪暗”,特别是其“本心”不要为“声色货利机械变诈所湮没”。他自己就一直以简朴养廉,不近声色货利为人生之大节。在商部任职时,曾有巨商请办铁路、银行,贿送巨金,均被先生严词斥退。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成第一等人才 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唐文治先生的德育观”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一般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保健和心理防卫知识等。   2.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意志品质、学习品质、自我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自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