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教育方法 > 正文内容

教育的新本质观--教育也是知识生产力

2004年01月15日
      教育是不是生产力,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涉及到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也涉及到当代经济科学中生产力概念的重新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不是生产力与其说是一个教育问题,不如说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应是抽象的教育理论思辨的结果,而应是对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尤其是教育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功能、作用进行具体分析的结果。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以及获取新知识、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所有因素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它不仅作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新因素而出现,而且成为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如前所述.知识与教育两者密不可分。知识作为理论形态的生产为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离不开教育,而且,知识的生产、知识的积聚,乃至于知识的更新、进步都直接依赖于教育的发展,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是直接建立在教育的功能及发展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仅是文义的知识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与知识要素一样,具有着直接的生产力意义。因此,教育也是生产力这一命题,是知识生产力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以及教育因素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特殊方式,我们把教育称之为“知识生产国”更为科学和准确。
  确立教育也是知识生产力这一新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高度概括了教育因素与知识因素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同样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同时又准确地揭示了教育作为生产力所具有的根本特点。发展生产力同样是知识经济的根本任务,因此,致力于教育的优先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较长时间以来,教育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之所以存在争议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工业经济时期,知识与教育虽然都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新因素,但还不是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技术与科学,或广义的科学技术,就是说.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言,知识与教育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尚未发挥其关键作用,所以还难以作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来加以概括;二是因为经济科学中生产力理论研究自身的局限,即不是开放式地对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新因素进行研究,这就必然把知识与教育等正在成长中的新因素排斥在生产力之外;三是传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封闭性和抽象的思辨性,主要表现为脱离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及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功能的变化,抽象地讨论和机械地固守传统的教育本质界定,这也是传统的教育哲学观及思维方式的局限。显然,知以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挑战,要求实现变革与创新,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提出挑战,在实现教育哲学观及思维方式转变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理论的革新。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教育的新本质观--教育也是知识生产力” 的相关文章

国外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及实施策略

    如何处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成长的关系  问题是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体系,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策略,一是由教师系统的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这种办法类似中国现有的教学方法,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灌输。另一个...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电影剧本"。有一次...

我们如何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大学

  面对新世纪,建设世界第一流大学,除了硬件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是否也同样有一些在软件上着眼,着眼于长远发展之举。比如一方面,国家的211工程的硬件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有网络教育和英语教育的软件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我个人以为,网络教育和双语教育可能...

谈谈中国的考试、教育和用人

  考试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个孩子到底怎样,需要一定的测量手段,以便获得客观的结论。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测量的客观性从来都是成问题的,鉴于偶然性的存在可能造成显著的差距,中国的教师们聪明地发展了臭名昭著的题海战术,试图指望孩子们接触一切可能的题型,以便应付一切“意外”。尤其重要的...

中外小学美术教育管窥

  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

回到育才,超越育才――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育才遗产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最佳范本   晓庄师范是陶行知实践乡村教育的一个起点,也是陶行知实践生活教育的一个最早的基地。只是因为晓庄,生活教育运动才终于有了自己的物质依托,才走向全国。正因为如此,后来的史家对晓庄师范予以高度关注,晓庄研究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