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教育方法 > 正文内容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004年01月23日
    在21世纪,家长要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明确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无法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
  对于人个体的发展,不论是什么时代的儿童都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 道德高尚、智力发达、情趣高雅的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由于生存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社会成员个体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 会成员在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纪,对新一代社会成员在素质上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有哪些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决定社会成员的素质。考察 一个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不是看他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也不单是看他的文凭,最权威的衡 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就是高素质;反之,不适 应社会生活的,就是低素质。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素质教育,必须从市场经济社会 的本质特征出发,认识未来对孩子在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培养孩子 的素质,那是盲目的,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材来,孩子进入未来的社会,将难以生存, 更何谈有什么自我发展能力。
  那么,21世纪的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应当进行哪些方面的 教育呢?
  第一,21世纪是开放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社会交往的能力。
  21世纪,市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对内对外的开放为前提。开放是经济 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开放”,就是沟通、交流。从内容上说,包括物质、精神、文 化、科技诸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从地域上说,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沟通与交流。要参与 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未来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具备社会交往能力。不仅要善于与自己有 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也要善于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此,家 长们要从孩子小时候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家庭以外的人沟通、交流,比如,要打开家庭“城堡”的大门,请进来,走出去,让孩子早一点儿进入社会群体,在和别人交往的实践中增长 交往能力。
  第二,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 在的现象。在21世纪的社会生活中,竞争不仅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非常激烈的、 尖锐的。 竞争,对于任何人来说将是不可能逃避的。只有积极参与竞争,才有可能生存。所谓“竞争 ”就是相互争胜。而要取得竞争的胜利,除了需要增强个人的竞争实力以外,善于与别人合 作将是至关重要的。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不会在事业上有什么作为和成就的。竞争就会有 胜利有失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勇敢地迎接21世纪市场经济社会竞争的挑战,在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家长要从小鼓励孩子争强好胜、拼搏进取,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训练他们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心理品质。
  第三,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国内国外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将大大加强。传播的信息渠道增多,传播 的信息量增大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交通、通讯的高度现代化,社 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断提高。社会的信息化,也促使家庭的信息化,孩子们“足不出户”就 可以接触到许多信息。家长要培养、训练孩子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能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及 进捕捉有用的信息。在大量信息潮水般涌来的时候,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积极的和消 极的信息同时涌向孩子们。而孩子们对信息的感受能力很强,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却很差 ,这样就很容易对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兼收并蓄,受到不良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毒害 。因此,家长们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对他们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教育,提高分辩是 非、善恶、美丑和抵制腐蚀的能力。
  第四,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
  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科技之争。商品的质量、经营管理水平,都可以说是 文化科学的显现。就个人而言,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文化科学素质的竞争。具有 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才会拥有很强的竞争实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有的家长看到社 会上有的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发了财时,就误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不需要文化科学知识;看到目 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倒挂的现象,就对掌握文化科 学知识的意义产生了怀疑。这是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社会本质特征的反映。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用现代文化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并且培养他们 好学的精神和会学能力,以增强他们在竞争中的实力。
  第五,21世纪将是充满生机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发展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市场经济实行的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在激烈的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新生事物是适应社会发 展潮流的,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不断地发展、创新、 开拓、进取。任何保守、僵化、停滞不前、固步自封,都会失去竞争的优势。在瞬息万变的 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也要人们具有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 。因此,家长们从孩子小时候,就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培养爱学习、终生学习的时代精神 和创新的能力。
  第六、21世纪是法制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职能作用越来越小,而代之以进行调控的 是法律,人们清楚地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法制越来越健全、完善。在未来 的社会生活中,更想自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将会四处碰壁、寸步难行。
  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和调节的作用。它们的区别在于:道德强调的是自觉,法律带有强制性,要做到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必须具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要他们知法、守法,自觉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把他们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知法守法的现代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的相关文章

国外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及实施策略

    如何处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成长的关系  问题是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体系,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策略,一是由教师系统的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这种办法类似中国现有的教学方法,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灌输。另一个...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电影剧本"。有一次...

我们如何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大学

  面对新世纪,建设世界第一流大学,除了硬件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是否也同样有一些在软件上着眼,着眼于长远发展之举。比如一方面,国家的211工程的硬件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有网络教育和英语教育的软件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我个人以为,网络教育和双语教育可能...

谈谈中国的考试、教育和用人

  考试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个孩子到底怎样,需要一定的测量手段,以便获得客观的结论。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测量的客观性从来都是成问题的,鉴于偶然性的存在可能造成显著的差距,中国的教师们聪明地发展了臭名昭著的题海战术,试图指望孩子们接触一切可能的题型,以便应付一切“意外”。尤其重要的...

中外小学美术教育管窥

  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

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管窥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特征  综观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教育对象普及化。各发达国家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认真抓好,他们在制订现代课程计划时,均把艺术教育纳入其中。例如,美国在州地方当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