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提升
一、做专家型教师
作为教师,要以教学的艺术魅力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做专家型教师,首先要知识渊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绝不是凭空能产生的,必须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现代教育对教师知识的层次、结构、体系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次,要具备教师教学所特有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国外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教师的智力超过某一关键水平以后,它不再起显著作用,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性。要做专家型教师,就要进行教育科研,不断地学习、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勇于教学实践,并能注重对教学经验及时进行反思。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专家型教师都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成长为掌握特有教学艺术的教育者。
二、做民主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对于教师来讲实际面临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复杂多面体,如何引导他们组成一个凝聚向心力、成为奋发向上的集体,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团体领导者的教师必须是民主的、合作的,并富于同情心,从内心深处爱学生,爱教师这一职业。唯有如此才能教育、感染学生懂得爱他人,懂得学会做人。教师只有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创新思想并付诸创新实践,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并立足于创新的智慧型教育。
三、做诚信型教师
教育是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的过程。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首先应是讲诚信、守纪、遵法的合格公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培养人才的教师,言行一致,“其身正,则不令自行”。
教师应注重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以高尚的师德建构人格力量。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进取,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诚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