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教育方法 > 正文内容

教育:花钱与花心思

2009年12月13日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是要花钱的,但是更要在懂教育的基础上花心思。仅有钱是堆不出一个好教育的。

办好教育,应该先花心思再花钱。否则,就会不断地出现劳民伤财的蠢事,比如全国各地大搞教育“大跃进”,建教育城,成本大增的同时,将学生由“人”变成只能够像养鸡与养猪数头数的教育。

花心思首先就要思考教育的内涵。教育为何?教育何为?心中有一个教育目标。这些问题非得花一番心思不可的。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教育哲学问题,要将人与社会的那些关系弄清。古今中外那些思考人与社会的经典名著,并不是无用的书,而是我们值得好好“花心思”的园地。现在一些教育改革者,常常一上来就要求“操作细节”,在完全没有弄懂教育的内涵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地“操”。把教育改革变成单纯的技术主义的改革,正是这种诉求的结果。

教育是最忌讳急功近利浮躁思想的事业。那些将教育精密地算计为金钱与权力的筹码,视为荣誉与官位的手段的人是永远也办不好教育的。先花心思再花钱,就容易花少钱办好教育,能够把钱花到点子上。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认识清楚的地方在于,第一,教育是值得大大花钱的事业。第二,只有花好了心思,教育的钱才花得值。好钢才能够用到刀刃上。

教育花心思的地方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平等第一,然后才是其他。作为政府层面来说,思考如何使教育变得公平,这才是大的方向。现在的问题却是把心思花在教育如何产业化,如何把一间学校打造成窗口学校、示范性学校,再考虑如何把这间窗口学校示范性学校变成政府的摇钱树,来掏平民的腰包,支持地方财政公车开销与公款吃喝之类。这是目前教育最严重的问题。

其实作为基础教育来说,只要做到了教育公平,就等于有了教育的真正生命活力。凡有教育公平的地方,就会有社会的真正和谐,也才会有社会的真正文明。办教育固然不能够没有钱,但是,钱并不是第一位的。日本二战结束之后,整个国家只有两个城市没有被美国的轰炸,从二战日本的纪录片来看,当时的日本,整个国家变成了战争的一片废墟,但是就是在这片废墟上,日本凭着美国人为他们订立的宪法条款:“日本国民有因其能力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六十多年来,正是对这一条宪法条款的尊重与认真执行,他们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教育与世界一流的社会。教育的问题有时是很奇妙的。她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乎公平公正。像日本二战结束的时候,重新建国,整个城市常常连一间完好的房子用于做教室都找不到,学生们常常只有在露天里上课。但是,只要每一个学生都如此,那么,人们的内心就仍然能够接受,否则,一边是穷人的贫民窟学校,一边是超豪华的贵族学校,一边培养着学生的仇恨意识,一边培养着学生的歧视心态,办这样的教育,花再多的钱又有何意义?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因为,孩子生来是无罪的。他们出身的家庭,他们的出生地,他们与生俱来的那些东西,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孩子们自然不能够为成年世界的不公与龌龊去承担责任。同时从社会的功利角度说,每个孩子将来都是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会形成他人的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对一些孩子的歧视,必然导致这些孩子的仇恨,最终其实大家都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中。

日本人能够在二战之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地重新站立起来,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这绝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看看,日本二战结束的时候,当时国民党《东南日报》驻日本记者,赵浩生先生的回忆录。

在占领下的日本,作为战胜国的公民是非常舒服的,与普通日本人比较起来有着天壤之别。特别是拥有美军特权的人,生活上更是应有尽有。在和日本人交往的时候,哪怕送一包烟、一块肥皂,他们都会感激不尽。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战后日本之穷,而是他们穷得非常平等,从天皇到平民,过的都是穷日子,没有任何特权阶层。

有一次,我请日本首相片山哲夫妇和他们的秘书在“外人记者俱乐部”吃饭,主菜是美国的南式炸鸡,就是今天流行的肯德基炸鸡。每个人半只鸡,放在精致的小篮子里,端上来请客人享用。可是片山夫人只吃面包,不动炸鸡。我一再请她尝尝,她非常不好意思地对秘书悄悄说了一句话,秘书告诉我:“夫人想带回家给孩子吃,不知道行不行。”我闻听立刻告诉她请尽情享用,我会再要几份炸鸡让她带回去给孩子们吃。片山夫人站起来连连鞠躬道谢。这件事使我感慨万千,一个相国之家,居然也和老百姓一样受苦,这个国家实在不可小看。(赵浩生回忆录之二,载《大地》,2001年第18期。)

其实这段叙述的文字里蕴藏了日本二战后能够迅速崛起的全部奥秘,看看日本上到天皇首相,下到平民百姓,那种平等观念,特别是教育上的平等观念与行动,在日本孩子内心埋下了美好的种子。对照我们现在,一方面是大国办穷教育,一方面是越来越不公平的教育,在折腾了六十多年以后,我们这个噩梦还没有醒过来。现在也应该醒一醒了。

 

2009-12-7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教育:花钱与花心思” 的相关文章

国外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及实施策略

    如何处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成长的关系  问题是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体系,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策略,一是由教师系统的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这种办法类似中国现有的教学方法,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灌输。另一个...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电影剧本"。有一次...

我们如何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大学

  面对新世纪,建设世界第一流大学,除了硬件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是否也同样有一些在软件上着眼,着眼于长远发展之举。比如一方面,国家的211工程的硬件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有网络教育和英语教育的软件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我个人以为,网络教育和双语教育可能...

谈谈中国的考试、教育和用人

  考试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个孩子到底怎样,需要一定的测量手段,以便获得客观的结论。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测量的客观性从来都是成问题的,鉴于偶然性的存在可能造成显著的差距,中国的教师们聪明地发展了臭名昭著的题海战术,试图指望孩子们接触一切可能的题型,以便应付一切“意外”。尤其重要的...

中外小学美术教育管窥

  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

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管窥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特征  综观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教育对象普及化。各发达国家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认真抓好,他们在制订现代课程计划时,均把艺术教育纳入其中。例如,美国在州地方当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