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 生活方式 > 正文内容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7年01月29日
 

 

人生在世,书是要读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丰富人生、历练气质。人们常说:“知书达礼”,达礼是一个人外在气质的体现,而知书则是达礼的前提。一个看起来颇有气质的人,如果一开口说话,漏洞百出,对什么事都是一知半解,或者一问三不知,其气质定会大打折扣。

众所周知,知识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人对客观世界认识得越全面、越透彻,驾驭生活的主动权就越大,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越强。然而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投入实践,事事都亲身经历。正因如此,人要多读书,从古人圣贤、仁人志士那里汲取丰富的知识和思想营养。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从书中,人们可获取一份感悟,一份智慧,从而也会给人生带来一份欢乐。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可以教人仁慈宽厚,心地善良,萌生纯真热情的气度;读书可以教人谦虚谨慎,持重内敛,衍生成熟稳重的品格;读书可以教人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锤炼刚毅坚定的神情;读书可以教人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增添睿智深沉的个性。尤其是,读书能让人真正认识并理解宽容。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洒脱的豪气,是一种坚强的性格,更是一种境界。宽容体现了一个人心胸的宽广与豁达,“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 宽容是一份接纳,海纳百川,不计前嫌,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只有能接纳世界的人,才能得到世界,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就大业,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宽容、善用宽容。真正的宽容是真诚的、自然的。俗话说:“吃亏是福”,其实这里面蕴涵的真正内涵就是宽容。用博大的胸怀对待他人,就等于给自己送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没有人比宽容的人更强大、更自信、更具有人格魅力。不读书,焉能至此?

读书愈多,也就愈会接近文明,愈会走向成功。读书的好处多多,无需赘述,那究竟要如何读书呢?

其一,读书要得法。否则,非但浪费了时间,更扰乱了自身生活。既然读书,就要能保证效果。读书的目的是为长知识、增智慧、润思想、陶情操,断不能太过功利地读书。

其二,读书要持之以恒。读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乐在其中者能自得其乐,心不在焉者却是苦不堪言。然而,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一日不读书可以,十日不读书可以,百日不读书人就干瘪了。由此可见,读书贵在坚持。

其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想有所收获,在读书时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孜孜以求,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更色”。同时要善于思考,发挥一定的想象力,读到书中的形象能“神与物游”,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是一种审美与享受了。

不论错过了多少机会,不论多么晚开始,读书都在等着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机会。书读得多了,于是,圣人不再遥远,经典不再尘封,现实也就少了几许迷茫。于丹说:“把阳光沏进咖啡里,然后把阳光喝下去,让自己散在光线中,这是一个读书的境界”。

人的气质需要书的滋养,读书修身是锻造一个人外在气质的根基,正所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上一篇:细节决定活百岁

下一篇:养生经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相关文章

如何预防癌从口入

    英国卫生基金会和癌症研究所估计,50%的癌是由于饮食而引起的;一位国际知名研究癌症的专家指出:“通过改变饮食,可使全部癌症减少1/3”。 1、食品中致癌的来源和形成如下: (1)食品受到致癌物质的污染。饮食在加工、运输和销售各环节中由于自然...

宽容有利于健康

   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是采取宽容态度忘记它,还是持续愤怒呢?   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学家约翰・米劳斯基所作的研究显示,尽管愤怒可能是男性情感的典型表现,但女人更易发怒,她们的发怒频率要比男性高大约30%,而且表达更多。通过对超过2,000名男女的采访调查,米劳斯基发现女人...

王蒙快乐的八大理由

    快乐是一种优雅的心态,快乐是一种无法取代的感觉。物质的满足未必能带来快乐,而快乐却能带来人生的满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家王蒙快乐的8个理由――   1.多接触、注意、欣赏、流连大自然。高山流水、大漠云天、海潮汹涌、湖光如镜、花开花落、月亏月盈、四季消长、三星在天。万物...

慢性病多是吃出来的

    俗话说“病从口入”,以前是指引发传染性疾病的病多是由于吃了不卫生食品所致。然而,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也就是说: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

生理平衡就是健康

      中医认为,身体健康,就是生理平衡。中医阴阳论就是追求平衡的理论。不偏阴不偏阳,过犹不及,中国古人讲中庸,讲中和,阴阳平衡就是中和。中和养身,从衣食住行来谈,可以分三个主要方面:膳食平衡、内外平衡和动静平衡。   膳食平衡   启功先生多年前到...

每顿省一口,活到九十九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并有“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节食可延年益寿,后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      作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中年人的各种应酬自然是少不了,可中年人的代谢水平已开始逐年下降,再加上许多人平时缺乏运动,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