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际合作 > 个性 > 正文内容

不合群怎么办?

2004年01月18日

  孩子不合群,会使我们忧虑;亲友不合群,会使我们怨恨;可是如果我们自己不合群呢?

  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群体。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自己不合群,会使我们孤独、痛苦;孩子不合群,会使我们忧虑不安;亲友不合群,能引发我们怨恨;旁人不合群,会让人讨厌。那么我们一旦不合群怎么办呢?

  鬼谷子说:“欲合者用内。”即要想合群,首要的是自己去努力争取。不合群的症结是自己与群体不适应,所以,适应群体,就必须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应先了解自己不合群的症结,弄清楚不合群的原因:是自卑害羞而作茧自缚,还是自大高傲而目中无人;是孤僻恐惧而钻入套中,还是固执多疑而拒人千里……挖出病根,认识危害,对症下药。孤僻就要知道:“人间朋友远非无,世上自有真情在”;羞怯应该明白愈是注意就愈无法改善,千万不必太在意自己;自卑要懂得“天地本宽,卑者自隘”,自信是成功的秘诀;自大要清楚“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自大足可戒,谦恭诚可学;多疑须知“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应力求实事求是,严于责己,宽于待人,学会冷处理,避免以怀疑为基础的“合理推论”……

  爱默生说:“找到朋友的唯一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被人相容的人,首先是肯于相容。“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心理上不再执着滞碍,拆除阻隔合群的篱笆,就容易通达事理,与人和顺了。

  这里的“开合”,是指交际时言行情感的开放和闭合。不合群的人,大多是因为他们交际时该开放的时间和地方不开放,如不参与、不介入、不表达等,使人难于接近;该闭合的时间和地方不闭合,如不看对象、场合而言行随意、放肆,令人感到不近人情;或开放、闭合过度等所致。那么合群的开合应依据什么呢?

  就一般的情况而言,交际的开合应以适应环境、遵循规律、合情顺理为原则。开放要考虑周详,应考虑开放内容、方式、程度,开放的对象、环境及结果等,要说于该说,行于当行,言行适度、得体。注意为他人的开放留足余地。闭合要求处事缜密,要考虑到闭合的方方面面,要使言行止于必止,止之适宜。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团结、合作、和睦相处而有效地自我约束,或约束他人。

  不合群者,要根据交际的实际,修正言行开合的失误。不妨请师长来加以监督、提醒、帮助,避开言行开合不当的“雷区”,在交际中学会闭合尖刻,开放包容;闭合炫耀,开放谦恭;闭合恶言,开放善语;闭合粗俗,开放文雅;闭合怪异,开放随和;闭合被动,开放主动;闭合放纵,开放克制;闭合冷漠,开放热情等等。使自己在不背离原则的基础上,同人们迎之、随之、和之、容之,步入合群的坦途。

  研究“剧情”,调整“角色”演员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剧本和剧情发展的需要。要想使自己扮演的角色成功,先要了解和研究剧本、剧情和人物等。我们进行交际,也应像演员一样尽可能地了解交际的“剧本”、“剧情”、人物,必须根据交际的需要、人们的期望、交际对象、环境、时间的变化等扮演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相符的角色;必须随时随地注意角色的调整和转换。譬如,在父母长辈跟前,我们可以扮演撒娇、耍赖、讨便宜的孩子角色,然而走进单位、走向社会再撒娇、耍赖、讨便宜就行不通了。再如,你在单位是说一不二、人人敬服的权威和领导,但若离开了单位,你就没有理由和权力居高临下、指手划脚,你必须扮演社会群体中平等一员的角色。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置身其中,才可能融入群体,为此,我们应遵循“一致”的规则。这里所讲的“置身其中”“一致”是存异求同而入乡随俗;是内方外圆,适应环境;是不背离原则的灵活机动;是保持自己的特色,而又处处与人际接轨。它需要我们把自己看作整体的一员,努力在穿着、言行等方面与群体合拍。它要求我们为人谦和、待人恭敬,不过于执拗,要善于通融,以祥和的态度、平等的心情去待人接物。它告诫我们行不要有意悖于常规,以免被视为异端;言不可故意追求怪诞,防止被视为邪说等等。

  不合群的人由于不善与人相处,一下子置身于陌生人中,往往会更不适应,无所措手足,不知怎样应变。而只有调整其交际的序列,让他们从亲到疏,从近到远,从熟人到生人,从家里到家外,从了解到不了解,循序渐进,逐步适应,掌握了同亲人、熟人和睦相处的方式方法,和外人、生人相处,合群也就容易了。另外,不合群者应先多与宽厚者、开朗者、有包容心者交往,以便在交往时学会适应,学会方法,学得优秀品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他们也会渐渐合起群来。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不合群怎么办?” 的相关文章

装出一份好心情

    美国心理学家霍特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他通常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决定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他在会议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他惊奇的是,不久他发现自己果...

成功还与情商有关

      职场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往往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不少能力上的平庸之辈却在事业上如鱼得水,这“不由你不信,不服也得服”的现实,确实令那些不太得志的“鸿鹄”们英雄气短。   在职场上,才华横溢只是成功的诸多要素之一,而你投身的事业肯定不...

你对情绪知多少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进入青春期以后,自己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常常会为挺小的一件事伤心好一阵子,而别人的一句赞扬又会使自己顿感世界是那么美好。时而愁容满面,时而欢乐开怀,情绪的大起大落常常使我们担心自己心理上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会不会影响我们学习和人际交往。   其实,几乎每一...

总有一种角色适合我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这里,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话说这只狮子发现了一只羚羊,追了半天也没追...

说说韦伯定律(Weber’s Law)

    最近断断续续在读一些心理学的书。 昨晚临睡前随意翻开一页,正好是说韦伯定律(Weber’s Law)的,觉得有点意思,现在写下几行,全当读书笔记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E.H. 韦伯(1795―1878)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以研究触觉而...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出自王通《中说・周公》:“李密问英雄,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对于李密与王通的这段对话,南宋理学家真德秀在其《西山读书志・文中子之学》中记载更详细,李密向王通请教“王霸之略”,王通说:“不以天下易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