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把“忠言”与“苦药”等同,足见批评的话确实不中听。因此,开展批评时,要讲究一点语言艺术,像药师把“良药”外包上糖衣一样,把批评的话变得顺耳、悦耳一些。
批评下级:宜循循善诱,忌“电闪雷鸣”。
领导者在批评下级时,要注意方法,讲究艺术。下属对领导的批评是相当敏感的,尤其关注“弦外之音”是否含有不信任的意味。“以理服人,威信自生;以势压人,无威无信”。因此,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应该是说服而不是压服,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威胁,应该是尊重而不是鄙视,应该是循循善诱而不是“电闪雷鸣”。要善于从正面肯定下属为完成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当的赞扬和鼓励,让下属首先从领导者那里获得安慰和自信,进而指出他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意见。如果一味刺耳地批评或者不冷不热地采取“我不管,你自己看着办”的态度,不仅会挫伤下属的自尊心,让下属对你“敬而远之”,时间长了还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而消极怠工,甚至“破罐破摔”。
批评同级:宜义正辞和,忌“声色俱厉”。
同级之间,彼此的职责和地位相等,相互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在开展批评时,往往容易使被批评者产生“越界干 涉”、“出风头”、“多管闲事”、“故意找茬”等误解。因此,在开展批评时,除了要态度诚恳、分寸适度外,既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更要和颜悦色,善于用平和的语气、中听的措辞,以消除对方对批评的反感。批评时,宜采取商讨式、双向交流式,一般可用“我想”、“我觉得”、“我个人认为”等语气来向被批评者表明其批评意见纯是个人的看法,使被批评者感到你是为了沟通,而不是为了教训人,这样才容易使对方接受。切忌用“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早就料到会是这样”这类语言。
批评领导:宜间接委婉,忌以“众议压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领导者来说,应具有“闻过则喜”的雅量。然而,如果批评时以“众议压人”,就会触犯领导者的威信和尊严,十有八九是要碰壁的。因此,批评领导,宜用“商计式”、“启发式”、“迂回式”的语言。
有一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启发。齐景公酷爱狩猎,非常喜欢喂养能捉野兔的鹰。饲养员烛邹不小心让一只老鹰飞走了。景公知道后,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这时晏子走出来,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就这么轻易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后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晏子当着众人的面对烛邹说:“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第三条罪状。”说完,转过来对景公说:“好啦,大王请你处死他吧!”景公听后脸红了,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从表面上看,晏子在数烛邹的罪状,实际上却是在批评齐景公的重鸟轻士,并指出了它的危害。间接而巧妙的批评,使景公心悦诚服.主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