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际合作 > 交际 > 正文内容

师生之交,朋友之谊――张澜与任乃强的半世师生缘

2023年12月01日
 

 

从1904年任乃强入读县立小学堂认识张澜老师,到1955年张澜先生辞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两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亦师亦友型师生关系的颂歌。

 

“任君确系进步人士”

 

1950年6月20日,79岁高龄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张澜亲自回函民盟成都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称“五月廿日函悉。前在川曾与任乃强君谈,希望他加入民盟。彼曾否正式办理入盟手续,不得而知。任君确系进步人士,定能作一个好的盟员,尚希予以延揽为盼”。同时又致函任乃强本人,称:“筱庄(任乃强,字筱庄)老弟:前接来函,所谈关于川康藏一切具有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实不可多得,我已将原件交周恩来先生参考。今后尚希继续努力,多多的有所贡献。弟台入盟正式手续如未曾办过,可与民盟蓉分部接洽,按新盟员入盟手续办理。”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民盟开展组织整理、盟员盟籍审查重新进行登记时,民盟成都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函询任乃强先生入盟介绍人张澜主席,张澜复函中对任乃强的充分肯定。

任乃强是我国现代著名藏学家、民族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他一生涉及诸多领域,是四川最早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最早将《格萨尔》翻译成汉语。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农业史,绘成了第一部康藏地图。他近百年的人生,撰写了25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报告,提出大量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观点,在多个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堪称一代大家。

张澜谦卑低调、平易近人,敬称比自己年幼22岁的学生为“老弟”“弟台”;张澜识才爱才,勉励学生“前接来函,所谈关于川康藏一切具有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实不可多得,我已将原件交周恩来先生参考。今后尚希继续努力,多多的有所贡献”。

 

寒门学子几辍学

恩师慷慨圆其梦

 

1904年,在张澜先生创办的南充县立小学堂读书的任乃强家庭发生变故,父亲任青云因加入哥老会受到牵连而在成都被捕入狱。为营救父亲,其母亲和兄长卖光了家产,家道中落。幸得县立小学堂读书免费,并供食宿才免于辍学。

1909年任乃强小学毕业考入顺庆府八县联立中学。1910年转入张澜任校长的南充县立中学。因天资聪颖深得张澜关爱。张澜非常赏识他的地理天赋,将自己从日本带回来的地理图书借给他阅读与摹绘,使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现代地图,从此养成了爱好地图测绘与收藏的习惯。

1915年冬,任乃强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困无力赴北京或上海读大学,被县高小校长林维干聘为县小学监。1916年,时任嘉陵道尹的张澜以“人才难得”,亲自出面“请会”(一种经济互助的形式,类似今天捐资助学的“希望工程”)与卢子鹤老师凑足一千吊钱(即一千银圆)作为学费,送23岁的任乃强赴北京求学。

在张澜先生的悉心安排下,任乃强作为首批南充赴京求学的学子,于当年春经汉口、上海到达北京。任乃强原拟报考北京大学地理系,到京后才晓得北大无此系,且须读预科,他鉴于自己经济困难,遂报考了北京高等农业专门学堂本科(即今中国农业大学),学农业经济地理专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任乃强被推为学生领袖,在前门演讲时被捕,旋得全国声援获释复学。1920年以优异成绩从农大毕业,又恰逢张澜在北京《晨报》馆主持工作,被聘用到报馆从事编务工作,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职业。

 

协助恩师搞自治

青年才俊展其才

 

1920年,张澜先生因母亲病故回到家乡,任乃强也随其返乡。由于军阀连年混战,人民普遍厌战,一时间,地方自治成了人心所向。南充也在此时宣告自治,而具有“川北圣人”“布衣省长”之誉的张澜先生自然也就成了民众推举的领头人。在张澜先生的推动下,南充各地中学纷纷开办农业、蚕丝、工业、医学、师范等各类专业班,几年以后,大批实用人才支撑起了南充的地方经济。

张澜先生把自治的重心放在发展实业和教育上。他认为“南充的教育可以说是实业的教育,南充的自治也就是实业的自治”。他把这两件大事都放手交给任乃强去做。先是委任任乃强为南充县(今南充市)实业局局长,派遣任乃强出川先后考察上海、南通、无锡等地的实业,以谋划川北实业计划。任乃强考察半年回来后提出发展南充实业的两项计划――发展丝绸业和桐油业,实施后对南充地方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长久深远的影响。

1922年任乃强协助张澜创办新型的南充中学,兼任教务主任,在校内开设《乡土史》,自编教材,讲授巴蜀地方史。1923年,为“开通地方风气”,任乃强创办《实业半月刊》,撰写了许多宣传农业为本、实业救国的文章和鞭挞时弊与地方陋习的杂文、漫画、剧本。

1926年,为了纠正学生们对蚕丝工艺不感兴趣的偏见,任乃强辞去实业局局长专任南充中学职。他在南充中学开办蚕桑班,任罗瑞卿、任白戈就读班的班主任。

1927年,任乃强参加编撰《新修南充县志》,用半年多时间走遍全县各乡镇,查看山川河流、道路桥梁、名胜古迹、寺庙祠墓、土质物产等,撰写“舆地”“沿革”“物产”三篇,以科学观点剔除旧志糟粕,开修方志之新风,被张澜先生誉为“一洗前人之陋”。

1928年,任乃强编著的《四川史地》是近代第一部运用现代地学知识、运用新的史学视野,全面系统阐述巴蜀历史、地理沿革的专著,被许多高校用为教材。任乃强也因此成为“一方名士”。

 

一往情深师生情

新时代里续新篇

 

1946年,时任四川大学教授的任乃强在成都慈惠堂加入了张澜先生领导的中国民主同盟后,仍旧埋头于自己的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在康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直到成都解放。

1950年元旦次日,任乃强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贺龙之请,向西南军区领导人介绍康藏情况,提出不少有关解放西藏的重要建议,后多被采纳。为解决进军西藏缺乏地图问题,他以自绘康藏全图为基础,主持绘制了进军西藏的全部军用地图,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时贺龙与任乃强曾有一段对话,可见任乃强对张澜先生的敬仰。贺龙对任乃强说:“我们共产党,既往不咎,有功必奖。比如你们四川的张澜,他做过道尹和省长,现在我们都推选他作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任乃强马上接过贺龙的话头说:“张表方是我们南充人,还是我的老师,我知道得比较多。他作川北道尹和四川省省长时,全家还是西充县王姓的佃户,张师母还与她的家人上山下田劳作。张先生做成都大学校长后,才在南溪口买了一份田地,那时他已快70岁了。他是古今最清廉的官员,与其他道尹、省长不同。”

同年4月任乃强被遴选为成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被政务院任命为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协助王维舟筹建西南民族学院。改革开放后,任乃强振奋不已,以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获得了多项社会科学成果荣誉,88岁那年适逢张澜先生诞辰110周年,他还著文怀念恩师张澜先生。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师生之交,朋友之谊――张澜与任乃强的半世师生缘” 的相关文章

这样做会使你广交朋友

    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论你是穷人还是富翁,朋友都是你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青少年时代,我们的大量时间都和朋友一起度过。我们一起玩耍,打马拉松电话,通宵聚会,无休止地探讨人生的意义。直到男朋友闯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最好的朋友仍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已婚育的我们,仿佛突...

批评的艺术

      时下,批评在一些单位中开展不起来,不愿批评、不能批评、不敢批评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批评难、难批评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批评的语言艺术不高。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把“忠言”与“苦药”等同,足见批评的话确实不中听。因...

为人处世十诀

    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2.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则所有的人都会在某事显赫。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

交谈的方式

    进行交谈,还有必要注意方式。在这里,是有一些技巧可以运用的。   1、双向共感   交谈,究其实质乃是一种合作。因此在交谈中,切不可一味宣泄个人的情感,而不考虑交谈对象的反应。   社交礼仪规定,在交谈中应遵循双向共感规则。这一规则具有两重含义:第一,它要求人们在交谈中...

人生处事经典10句

    1.遇到你真的�鄣娜�r   要努力��取和他相伴一生的�C��   因�楫�他�x去�r.一切都�聿患傲�....   2.遇到可相信的朋友�r   要好好和他相�下去   因�樵谌说囊簧�中.可遇到知己真的不易   3.遇到人生中的�F人�r   要�得...

关于信任

被人信任是件幸福的事情,同时也是件痛苦的事情。何以这样说呢? ��因为信任对应着责任,越被别人信任,你的责任也就越多;责任越多,你当然也就会越累。而劳苦与繁累对于一个人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件痛苦的事情罢。 ��铁肩担道义。为什么“道义”须用“铁肩”才能担当得起?因为道义太沉重,太重大,寄予的期望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