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子钊忆李政道先生:“科学家要自己真干,不能光是指挥别人干”
李政道先生是一位非常敬业和爱国的科学家,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在与李先生多年的交往中,我对他的个人品质和他对工作的投入感到十分敬佩。
我第一次见到李先生是在1971年,那时他第一次回国到北京大学参观。李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意气风发,年轻又有大师风范。他作报告的内容深刻而生动,涉及宇称守恒、弱相互作用等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很多东西是我们第一次听到。
从1978年起,李先生开始积极倡导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我们因此有了更多的接触。
李先生为CUSPEA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令我十分感动。当时还没有电子邮件,李先生动员全家上阵,所有学生的推荐信、申请材料几乎都由他本人手写,他夫人秦惠䇹负责装信、写信封,最后由秘书贴上邮票投递。工作量相当大,虽然我们偶尔也会帮忙,但主要还是由李先生亲自完成这一系列繁重的事务。
20世纪80年代初,青年学生出国求学的热情高涨,而能够入选CUSPEA的学子都是国内精英。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留学选择的高校十分挑剔,还经常发生变化。李先生甚至会顾及他们的个人想法,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意愿安排学校。
李先生对已经前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持续关心。有一次,一个CUSPEA的学生生病需回国调养,正巧我出差到美国。临行前,李先生亲自把学生送到机场,嘱咐我把他安全带回。
CUSPEA为近千名优秀学生提供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它的成功引发了中国留学热潮。不过,如何让这些海外人才回国贡献力量,这又成了李先生思考的大问题。事实上,从CUSPEA确立之初,李先生就强调,这些学生将来都是要回来为国家服务的。只是由于当时国家社会所处的历史环境,许多学子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生活也不足为奇。
回过头来,我们应当看到,CUSPEA加强了中美之间的交流,使得中国科学家能够比较全面地接触世界科技前沿。
李先生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首先,他在科学研究上非常努力。这从他的作息时间就能看出来,他每天晚上9点睡觉,凌晨三四点起来做科学研究,到7点多再睡,早晨9点起来。要知道,白天他基本上是在与人打交道、不断说话,有时候声音都哑了,只有半夜里可以一个人安静地计算。
我记得有一次进入他的房间,看到他准备了一大摞纸,正在一张16开大小的纸上写计算公式。他采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利用球谐函数来处理碳60的对称性,公式相当复杂。李先生常常告诉我们“科学家要自己真干,不能光是指挥别人干”,他自己也做到了。
同时,李先生心中永远装着国家的事。他把每一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我曾经劝他歇一歇,出去玩一玩、走一走,去新疆、去西藏、爬华山,还约他一起去广东。每次劝说时,其实我感到他已经有些动心,但他最后总说没时间,也就作罢了。
另外,李先生工作起来事无巨细,非常认真。1986年,在李先生倡导下,北京大学设立了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由他担任主任。一直以来,他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作为现代物理中心主任,他甚至连中心的账本都要定期审阅,弄清每一笔款项的来源和用途。开学术会议,场地大小、座位安排他也要一一过问。有一次,我开玩笑地对他说:“连我都不屑管的小事,你还这么在意?”可是他就是这么认真。
永远怀念李政道先生!
(《中国科学报》记者甘晓、崔雪芹整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