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武:无怨亦无悔 浩海又启程
2019年05月31日30
4月12日上午,中国石化洛阳(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学习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陈俊武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座谈会...
丘成桐:中国需要更多一流本土数学家
2019年05月30日31
“上世纪50年代,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对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大的激励,觉得中国人也能出人头地。现在有第二个问题必须要突破,即是不是在中国本土培养的。”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在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表示,希望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出更多一流的数学家。...
丘成桐:不拿中国薪水,要帮中国成为数学强国
2019年05月30日29
丘成桐是谁? 他有数学王国的“凯撒大帝”之称, 33岁就获得素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 此后,几乎拿遍了数学界所有的大奖。 他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92岁黄克智:成就出于勤奋
2019年05月29日30
人物小传 黄克智:1927年7月生于江西南昌,著名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弹塑性力学、薄壳理论和塑性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他在压力容器、智能材料本构关系、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可伸展柔性电子元件力学等研究中,做出了重要成就,也是...
吴健雄,让我更加热爱家乡
2019年05月29日32
她出生于江苏苏州,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留美,和丈夫均为科学工作者。 你是不是以为我要说的是鼎鼎大名的何泽慧先生?不,我要说的是一个名字:吴健雄。 其实,我不喜欢这个称号,更不喜欢这个称号同时落到了两位先生头上。仿佛中国科...
林可胜:中国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
2019年05月25日28
要多给人们留下一些不能忘却、也不应忘却的美好人物形象;研究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和品德,形成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1925年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美国纽约的董事会做出一项争论热烈的艰难决定:聘请28岁的华人科学家林可胜博士为协和医学院生理系的主任教授,...
我国科学和教育大厦上一根光灿的梁椽――记著名化学家刘椽
2019年05月25日28
刘椽(1903-1971),山东诸城人,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毕业,1926年至1930年留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回国后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总务长,山东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总务长。1955年奉命筹建郑州大学,后被戴上了“内部右...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携带绝密文件遭遇坠机这一举动让人泪目
2019年05月25日27
1968年的12月5日,周恩来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外宾,这时,一位秘书慌忙走了进来,对总理耳语,说是首都机场的一架飞机着陆时失事,其中有xxx。周总理听到了这个名字,当场痛哭失声。 他所乘坐的飞机不幸坠毁。人们在机身残骸中找到了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
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将多养活数亿人
2019年05月21日31
北京时间4月29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一殊荣,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社会对杂交水稻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又一次肯定。 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像历史上任何一项大发明一样,杂交水稻在刚诞生时,也许...
袁隆平:“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9年05月21日27
“幸亏我醒悟得早,如果死守权威,也许至今还一事无成。” 问:2017年9月,您牵头成立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进行了首批海水稻试验测产。盐碱地上种出了水稻,这是水稻种植领域的又一项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