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调查研究鲜明特色:“问数字”、“爱算账”
2008年02月08日25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数字”、“爱算账”。他到各地调查研究,常常通过算账了解下情,通过算账摸清建设进展、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失误,通过算账为重要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具体依据。 实例之一:1958年2月2日,邓小平来到四川省隆昌...
陶斯亮“回忆我的父亲”
2008年01月18日30
[主持人]:各位网友您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陶铸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2008年1月16日是陶铸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了陶铸同志的女儿陶斯亮做客人民网先锋论坛和网友一起缅怀他的父亲。 [14:13] ...
【十七大代表访谈录】新华网专访李登海
2007年10月02日31
他向我们走来。一身工作服,一双沾满泥土的旅游鞋,加上被太阳晒黑的面孔,使他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土地气息。如果不是当地宣传部同志的介绍,我肯定认不出他了,这个朴实的汉子就是十七大代表、被称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 不太喜欢表达的李登海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李登海...
环保大家姚晓诗与他的治理蓝藻技术
2007年09月23日31
北京晓诗生化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姚晓诗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他长期捐赠扶贫开发事业、无偿转让环保新技术,价值达数千万元;他是一位环保大师,历时40多年,研究出各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燃烧砖、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取得了一系列专利证书、发明证书、产品金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
2007年05月23日29
提起解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
袁隆平:直言快语话“桑麻”
2007年05月23日27
袁隆平,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天上的行星以他命名,地上的水稻认他为”父”(杂交水稻之父),平民百姓在对某些歌星、影星进行理性的过滤之后,开始实实在在地关注起这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实惠的”福”星,新闻媒体更是如影相随,竞相报道。面对记者的提问和追逐的镜头以及人们仰视的目光,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地阔几许 心宽几许
2007年05月23日28
袁隆平喜欢下象棋,也喜欢看人下棋。但,谁都知道,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小小棋盘的几多疆土,甚至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众多良田的阡陌纵横,及世界杂交水稻界的恢弘格局。 三十而立 1961年,袁隆平身为湖南省安江农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2007年05月23日33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40多年。 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
邓小平: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民族英雄
2007年03月03日26
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百年历史中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治伟人。他具有胸怀博大、意志坚定又充满耐性的个人品格,同时具备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政治品格。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方面,他对中国发展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前辈毛泽东。邓小平一生同中华民族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紧密相联,他始终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而奋斗,但是...
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陈武帝(二)
2006年02月15日29
四、容难容之事 陈霸先不仅能正确对待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还能冷静处置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突发性事件。 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后,儿子已只剩下陈昌一人。作为陈霸先事业的继承人,其地位无论在陈霸先眼里还是在其他人眼里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梁承圣元年,陈昌年仅十六岁,即被授为吴兴太守。陈霸先又精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