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中华英雄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王淦昌:一代先驱 激励后人

2017年05月25日29
  王淦昌先后两次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他在原子能院工作期间为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作出了卓越贡献,激励着新一代原子能院科研人员不断进取。作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粒子物理研究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7...

王淦昌两次踏近诺贝尔奖门槛

2017年05月25日27
    “‘我们的物理实验准备已完成,即将开始作实验了!’躺在病床上已无力说话的王淦昌用力睁大眼睛,双手合拢,表示赞成。这是我们实验室的同志向他作的最后一次工作汇报,也是他在不能讲话的情况下,对我们所作的最后一次指示!” 转眼间到了王淦昌诞辰100周年, 5月2...

王淦昌:科学泰斗 良师益友

2017年05月25日26
    “我第一次知道王淦昌是1960年在莫斯科。他领导的研究组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引起科学界轰动。当时很多苏联科学家比较清高,看不起中国科学家。正在莫斯科学习的我从新闻纪录片上看到,苏联学者在王淦昌面前毕恭毕敬地请教问题...

严济慈之子严陆光院士回忆――父亲的“严”与“慈”

2017年05月25日27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严济慈先生是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居里夫人与徐悲鸿是他的朋友,很多著名人物都是他的学生。在即将迎来严济慈110周年诞辰之际,笔者走访了他的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名誉校长严陆光。严院士向我们真情地讲述了父亲的“严”与“慈”…...

赵九章与中国卫星

2017年05月25日29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9年4月16日,赵九章出席毛泽东主席召集的第16次最高国务会议。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科学家为之欢欣鼓舞。竺可桢、赵九章、钱学森等纷纷发表讲话、写文章,阐述发射...

缅怀我们的父亲-―为纪念父亲九十寿辰而作

2017年05月25日29
    时光飞逝,不能想象,我们亲爱的爸爸如果在世,已经九十岁了。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父亲说过,有人说他活不过六十岁。真是不幸而言中。当他被迫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所热爱的人们和他所热爱的事业时,他还不到六十一岁。 到如今,将近三十年了!...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

2017年05月25日29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浙江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就读...

师昌绪:90岁老人自述 人生感悟

2017年05月23日26
  师昌绪,1920年出生于河北徐水。金属学及材料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编...

人生如炬耀中华

2017年05月23日23
    【师昌绪: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邀顾问、中科院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名誉主席、国家科技图...

师昌绪:爱国是一种永不衰减的动力

2017年05月23日26
  2011年1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举行。当两院院士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自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