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模范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学铁路、修铁路、管铁路,他的梦想是让中国铁路领先世界

2021年04月22日42
  高原反应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依旧清晰地记得2000年59岁初上青藏高原时的情景――在海拔4500米的沱沱河兵站一下车,发现“一脚踩不到地”,飘飘忽忽的一阵难受。工作人员准备了氧气罐,请他上二楼休息。“我是真想去...

刘建章故居

2021年04月18日39
    刘建章(1910-2008)河北景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工作,同年成为中共党员。历任珲春县县委书记,景县县委书记,北平市委市民工作委员会书记,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九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南特派员,冀南武邑县县长...

“老树”傅志寰:终身无悔报国家,倾情毕力吐芳华

2021年04月18日41
  人物简介:傅志寰,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交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导语:他仿佛一棵苍遒的老树,根植于中华大地。   出生在旧社...

虞成安:与世界大港共成长

2021年03月21日37
    清瘦的脸庞,短短的胡须,他在船舶上扎根,无怨无悔地扛起一线产业工人的责任,与世界大港共成长;没有高学历,没有科研背景,他用30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与奉献,将自己的青春熔铸成金。     虞成安――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宁波...

“中国爱迪生”工人科学家蔡祖泉逝世

2021年02月20日41
    蔡祖泉,1924年11月出生,浙江余杭人,我国著名电光源专家,有“中国爱迪生”之称,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等职。 上世纪60年代,蔡祖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他相继研制成功了我国电光源史上第一个氢灯、第一个高压汞灯、第一个...

真正的工匠精神!六十年前中国“电焊王”震惊世界!

2021年02月19日42
    1959年,江南造船厂万吨水压机工作大队成立,水压机进入了困难、紧张的制造阶段。 在正式建造万吨水压机的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总结,说的是在制造阶段一共要闯过“金、木、水、火、电”五关。“金”指的是特大件金属的切削,“木”是用楞木解决重件起重运输的问题,“水”...

全国劳模包起帆:创新是生命动力 “工人”是永恒底色

2021年02月18日37
    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工人带来了发展的好机遇,也搭建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全国劳动模范包起帆――这名从码头工人起步,以非凡毅力坚持创新,用创新劳动成果为“解放”码头工人、推动港口生产力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劳动者,就是这40年来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 现年6...

最美奋斗者包起帆:从“抓斗大王”到大学教授

2021年02月18日38
    1981年10月,上海码头装卸工、机修工人包起帆发明了中国港口史上第一只用来卸大船的木材抓斗。他后来又发明了双索、四索、电动等一整套木材抓斗,再后来,又发明了装卸生铁、废钢的抓斗系列,被称为全国闻名的“抓斗大王”,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评上连续四届全国劳模。...

我的二舅叶恭绰

2021年02月03日41
    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又字誉虎,笔名遐庵,是20世纪中国政坛、文坛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曾任清朝邮传部承政厅长兼代理铁路局长、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大元帅府大本营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代馆长与中国画院院长。他对...

“中国工程师”是工匠精神最有力的标本 | 访谈

2021年01月10日45
    日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的纪实文学新作《大桥》一书面市,这是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第一部经过完整且深入实地采访后撰写的报告文学,也是一部被誉为关于“中国工程专家群体和中国现代工人群体新精神新思维的深度发掘、精神扫描和深刻记录”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