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工程专家

工程专家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两院院士潘家铮:半世纪水电求索路

2023年08月19日47
        从1950年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参加工作,到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再到2012年于病床上获中国工程界的最高荣誉――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潘家铮在科研路上风雨兼程大...

新中国水电建设的创新旗手

2023年08月19日46
        2012年7月13曰,潘家铮同志去世。我在两天前去医院看他时,他正在生死线上作最后的斗争。他紧闭双眼,极其艰难地呼吸着,我在医院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他勉强睁开眼睛,和我作最后的告别。他看着我,好像在说:“你...

我所知道的吴良镛先生

2023年08月17日49
    《群言》杂志约稿,希望我写一写吴良镛先生,再三推辞不获,只能勉为其难,略述我所知道的吴先生。 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在1995年深秋,“不思量自难忘”,竟然已是20年前旧事。其时,建筑学院正接受桂林市政府委托,主持开展桂林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先生的及门弟子...

�R鸿勋和粤汉铁路的故事

2023年07月20日44
    谈起粤汉铁路全线通车,有一位人物一定会被提及。他就是�R鸿勋。 �R鸿勋(1894―1981)祖籍江苏常熟,生于广州,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曾任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校长,铁道部和交通部技正,铁路工程局(处)长兼总工程师,铁路管理局局长,交通...

民国时期的铁路专家�R鸿勋

2023年07月20日45
  �R鸿勋除了致力于铁路建设之外,还在台湾担任石油公司董事长20余年,在容易滋生腐败的铁路和石油两大领域,�R鸿勋的清廉品德和敬业精神可为表率。 今年4月15日是�R鸿勋先生诞辰121周年。�R先生是广东人,由于他在1949年以后去了台湾,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遗忘了。最近在...

建设者的中国梦――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

2023年02月26日49
      在浩瀚的伶仃洋,一条雄伟壮阔的“跨海长虹”正在紧张有序地付诸建设。这就是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著名的港珠澳大桥。它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项目中,海上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整个...

《天开海岳》:港珠澳大桥我为你自豪

2023年02月26日53
    每次回忆起“沉管”的场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都心有余悸:“在海里施工,很多情况估计不到。比如,沉管的时候,海里突然出现异常的波,波浪滔天,2米多高,周边都是风平浪静。我们用无人机拍下了这个场面,到现在也无法解释……”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

王争鸣:挺立高铁最前沿

2023年02月10日47
    他是同侪眼中的创新先锋,历任我国首条高寒高铁、首条高原高铁、首条沙漠铁路、首条湿陷性黄土高铁、首条地热铁路的技术决策者和领军人。   他是下属眼中的技术灵魂。仅用10年时间,就使专利零储备、年流失五六十名设计师的中国铁建铁一院,年产...

王争鸣:科技筑就通向世界的路――记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争鸣

2023年02月10日51
       五月中旬的北京,各国元首齐聚一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千里之外,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也已提早感受到了这个盛夏的炙热,只有在一场黄昏的阵雨之后才感觉到些许的凉意。   位于西影路上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以下简称“铁一院”...

张光斗:江河作歌颂人生

2023年02月04日56
    在清华大学西南角那处幽静而普通的教师住宅区里,一个竹篱笆围成的小院便是张光斗老人的寓所。院中有他已故夫人钱玫荫亲手栽种的两排整齐的玉簪花,使小院绿意盎然。进入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着的周总理的照片以及三峡工程、密云水库、葛洲坝水库的照片,显示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