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更多内容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冯友兰:人生成功之因素

2024年03月01日32
    三种因素――才、力、命   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须具有三种因素,这三种因素配合起来,然后才可以成功。 一、天才;我们人生出来就有愚笨聪明的不同,而且一个人生出来不是白痴的话,一定会在一方面相当聪明,而这种生出来就具有的愚笨聪明...

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

2024年03月01日36
    一种人生观   引言   “民国”十二年,中国思想界中的一件大事,自然要算所谓“人生观之论战”了。“丁在君先生的发难,唐擘黄先生等的响应,六个月的时间,二十五万字的皇皇大文”,构成了这“论战”。而且“这一战不比那一战”...

回忆我国一流学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2024年02月24日35
  1 西南联合大学建立的简况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8月,国民党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在长沙合组临时大学,由三校原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任常务委员,主持校务,1937年11月1日开始...

刚毅坚卓――西南联大校训考

2024年02月24日31
    家有家训,校有校训。 校训就是一所学校雕镂于匾上、悬挂在楼墙、印刷在校园手册里、铭刻在桃李心中的价值倡导,是这所学校思想理念、育人方向、办学目标、文化传承、价值取向最直接、最灵魂的体现。这是一所学校最耀眼的文化名片,也应当成为每所学校的标配。 我...

战略学札记・心得之十:英雄的高度即民族的高度

2024年02月15日32
  张文木教授的新著《战略学札记》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本文节选自《战略学札记》。 1.昨天我们常问“吃了没”,今天我们邻居间常问“孩子在哪个国家读书”,明天我们的问候语中就会有“孩子现在在哪国办公司”。2.所谓“民企”,它与小农民一样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在...

杰出的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

2024年02月13日33
    今年,是“U介子原子”发现者张文裕博士诞生100周年。前些时候,笔者前往他的故乡――惠安县涂寨镇宫后村,追忆缅怀这位享誉中外的著名科学家。 张文裕曾用名张少岳,1910年1月9日出生,父亲张碧泉在涂寨街经营“玉壶天药铺”,母亲汪顺生下8个儿女,只留下...

张文裕:名垂科学史的中国实验物理学家

2024年02月13日31
    2020年1月9日是张文裕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特写此文怀念这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中国高能实验物理的创始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 本文将介绍他不平凡的一生,讲述他载入科学史册的成果:火花室探测器的发明、μ子原子的发现等杰出成就,以及他...

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张文裕:回忆导师卢瑟福生命中的最后两年

2024年02月12日37
    近代物理学大师�p原子核物理学奠基者之一�p著名英国科学家卢瑟福(E. Rutherford)辞世已经50 年了。当他在世的最后两年,我有幸作为他的学生,亲聆他的教诲。他的治学作风�p待人接物�p音容笑貌,至今犹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一、严师出高徒...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创新不仅凭兴趣,更要有使命感”

2024年02月08日34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对科研人员来说,创新从何处来?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在今日之中国,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科研人员有强烈的使命感。 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科学家必须有矢志...

中国正步入科学起飞期

2024年02月08日30
    在全球科技发展版图中,美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已有120年,日本则在近40年成绩十分亮眼,截至2023年年底,已有20位日本本土科学家拿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但是,从更长的历史时段来看,美、日都属科学后发国。它们为何能后来居上,比肩甚至超过英、法、德等科学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