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阅读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2010年12月26日28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取舍,总会引发诸多争议。前一段时间,据说鲁迅先生有些篇章在某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被删除或更换,于是引发了一场关于“鲁迅大撤退”的争论。诚然,而今的时代不尽如人意处十有八九,需要鲁迅这样的思路,帮年轻人直面惨淡的人生。但在通往民主和法治的路上,也需要林语堂这样的人,训练年轻...
美国教育注重自由表达
2010年12月26日26
还没来美国时就听说,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传输,美国教育注重动手能力。其实,依我所见,美国教育更注重自由表达。 记得第一次进美国课堂,我所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击”竟是其完全的无政府状态。整个课堂就像一个休息室,学生想怎么坐就怎么坐,爱插嘴就插嘴,而老师则满不在乎。有时学生之间为了一个很无聊的话题争得不...
年轻人需要一点“改变世界”情怀
2010年12月26日26
我所在的学校是美国一并不十分知名的学校,学生的心愿却并不普通。我们有很多服务社会的项目,如“愿望井”(Wishing well),学生自发组织去非洲卢旺达等地方打井,解决当地用水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趁暑假,去南美欠发达地区,修建卫生厕所。当然更多的项目是服务于本地,比如修建失修的房屋,...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揭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道
2010年06月16日26
[导读]未来高等教育的趋势将注重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全球性人才。他们懂得独立思考并敢于向权威挑战,懂得合作并勇于冒险创业,改变世界。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诗今天在旧金山表示,未来高等教育的趋势将注重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全球性人才。他们懂得独立思考并敢于向权威挑战,懂得合作...
中国大学落后程度非常惊人
2010年06月16日28
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今年颁布的第二次亚洲最佳200所大学排行榜,大陆没有一所大学进入前10名。北大清华和1984年刚刚创建、1994年才成为正式四年制大学的香港城市大学处于同一水平(北大第12,香港城市大学第15,清华第16)。不过,另...
中世纪中西方教育体制之比较
2010年06月02日29
西方中世纪教育体制结构是多元化的,主要以教会、王权与世俗多元对立为主要特色。中国中世纪教育体制是一元化结构,以国家官府办学为主导,私学始终是官学的附庸,都为专制政治服务。从而在课程内容、思想价值、教育成果诸方面,中西方都存在巨大差异,最后西方突破教会神学的精神控制,转向世俗化的人...
我国重提举国体制搞科研 提升世界工厂竞争力
2010年06月02日26
[导读]虽然中国已经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很多产业领域都是“只大不强”,缺乏核心技术。这个落后局面已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查文晔 李云路 王建华)中国周一公布了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部署,其中,重新强调要探索完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
让大学去行政化 回归学术
2010年05月04日26
2009年12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深圳接受凤凰网与正义网联合访谈,描绘未来十年中国大学的理想版图。朱清时认为未来十年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年,去除行政化、让教授治校、恢复学术至上是中国大学的必由之路。以下为文字实录: 凤凰网资讯:今年刚刚筹办的南方科技大学,很多...
居里家族,三代夫妻的科学浪漫之旅
2010年05月03日29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法国居里家族的荣耀与辉煌,已经铭刻在著名的诺贝尔奖章上。这个家族共有5人先后4次获得3类诺贝尔奖。他们被写入世界各国的教材,几乎每个孩子都读着居里的故事长大。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家族最特别的是,每一代都是夫妻携手完成某项事业,并传承至今。在法国人看来,居里家族体...
科学精神,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2010年05月02日33
9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呐喊,唤起了沉睡的中华大地。与之相伴,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开始觉醒,并逐步成为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催生自立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创新的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国。 “科学”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远不止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