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只用科学侍奉上帝

2009年08月27日30
185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准备册封一人为爵士。不过,这个名叫迈克尔・法拉第的人拒绝受封,没给女王仿效先人的机会。         1706年,安妮女王曾册封牛顿为爵士,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欣然接受的东西,在法拉第这里却一文不值。    ...

如何掌握机会?

2009年08月27日32
      所谓的机会,并不是指投机或运气,而是指一个人藉以实现自我与提升自我的处境。     世界不够完美,人生不够理想。改善世界与人生,是谁的责任?是每一个人的。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自觉或不自觉,都是在一点一滴地担负起这个...

两岸政治对话如何展开?

2009年08月26日37
  凤凰卫视8月19日《震海听风录》节目:两岸政治对话如何展开? 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迅速发展,有大陆学者提出两岸签订和平协定和进行政治谈判的条件已经成熟。谈判对话如何展开?两岸和平协议的共识性前提是什么?需包含哪些内容,目前两岸需要做哪些工作?...

中国日本国民素质差距有30年

2009年08月21日33
一位中国精细化管理专家,准备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察精细化管理开展最好的日本、德国、新加坡三国。在第一站日本,我们的专家认识到:过去我们只知道日本企业家长于精细化管理,而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今年夏天,笔者作为中国精细化管理考察团的一...

从奥林匹克精神看东西文明差异

2009年08月21日32
只有一个道字与哲学相关,但朦胧之中就避开不谈,由每一个人自己去领悟。   吴祚来:孔子也不语怪力乱神,他谈的也是纯粹道德精神与价值、社会行为,注重个人情感体验与悟性,通过建立社会秩序来使社会和平稳定。   吴祚来:比较一下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与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最大的威胁 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2009年08月15日25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克服社会溃败所必须进行的一些变革,往往由于担心其威胁社会稳定而被束之高阁,结果是使社会溃败的趋势日益明显。 作者: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贴是一个讨论贴。本贴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对中国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这个想法是很初步的,因此本贴是在不断修改...

刘道玉:大学校长素质不如80年代

2009年08月12日27
中国是一个重形式、重名节的民族,人们的思想是趋同型的。美国人不管这些,人家只管做事,不赶时髦。人家只有120多个研究大学,相当于中国大学总数的0.3%!一流不是计划出来的,也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一个扎扎实实建设的过程。 受访者:刘道玉 前武汉大学校长 大学校长的素质下降了 经济观察报:对...

日本“知华”与中国“知日”的差距

2009年08月12日30
日本“知华”与中国“知日”的差距
这就是日本,它从不讳言早期中国的影响,同样也不讳言中期向西方学习。重要的是自己现在创造的成绩。 资中筠 作者:资中筠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湖南耒阳县深山老林里有一种宝藏,就是地下的无烟煤,质量特优,烧起来无味、无烟,只留下一点白灰。村民用来取暖做饭十分方便,有的就挖煤...

追求真理离不开言论自由

2009年08月12日27
“荒谬言论”能否享有言论自由呢?您如何判定一个还没有说出来的话,是‘荒谬’言论,使您能事先就剥夺他的言论自由?只有一种声音,真理是不能认识和发展的。一切言论在言论的层面上(而不是付诸行动和实施),都享有自由表述和发表的权利。 作者:沈敏特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言论自由”,是被写...

请领导们认真作报告

2009年08月12日26
我细心地研读了一份报告,以我的看法,至少可以压缩掉4/5.这些人的语言经常四平八稳,枯燥无味。宁肯让人们昏昏欲睡,也不敢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大家。生怕说错了官话,保不住官位。 作者: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最近在校外听了几场报告,有些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有些领导认认真真地作报告,很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