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2019年06月20日28
    世界著名大学既是大师云集的地方,也是培养大师的殿堂。     A、从毕业生的素质看大学的水平   衡量一所大学的水准,一是看它的科研成果,二是看它的学生素质。我认为,评价一所大学的学生素质...

饶毅:科学精神缺乏,是我们文化中的重大缺陷

2019年06月20日24
    昨天,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这是中国科学界迄今所获的最高奖项,国人为之欢呼雀跃,科学也再次受到异乎寻常的瞩目。 素来关注科学与科学精神发展的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饶毅,曾著有《饶议科学》一书,但他对科...

教育能推动国家富强吗?

2019年06月17日29
    “知识改变命运”,这在现代社会差不多人所共知,不仅对人如此,国家看来也不例外。在当下这个时代,一个隐形的共识是:今后国家间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这又尤其明显地反映在年轻一代的受教育水平上,这将会决定它的劳动力素质。 这种看法由此假定,一个年轻人学...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

2019年06月17日24
    1919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著名的演说《以学术为业》中指出,“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在韦伯看来,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对于刚刚迈入学术大门的年轻学者而言,不啻于一段需要在不断的挫败和平庸感中斗争和煎熬的历练。 “当然,每一次他...

谢和平院士:怎样才是优秀的老师

2019年06月16日28
    我们要改变理念、改变思维、改变习惯,让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成为新常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水平的精英教育。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10月,我国颁布实施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对...

谢和平院士:懂得尊重 德行天下

2019年06月16日29
    懂得尊重  德行天下 ――在2017届学士学位授予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谢和平院士 2017年6月20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

为什么中国人在中学阶段很厉害,后期表现却不如外国人?

2019年06月12日32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认为,我们的学生往往因为应试教育而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在综合素质方面甚至是国人最骄傲的数理化方面可能并不比美国人强,而且美国中学生的用功并不比中国学生差。同时,丘教授也给中国学生提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

谢和平:成功始于自信,优秀源于自律

2019年06月12日34
    今天(9月11日)是本科新生开学第一天,学校(四川大学)在江安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了新生开学典礼。九千多张新面孔有共同的身份:四川大学2017级新同学。 在典礼上,校长谢和平院士为新同学们上了题为“成功始于自信,优秀源于自律"的开学第一课。 现在,...

基础研究:还需克服哪些难啃的“硬骨头”

2019年06月09日26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昂首奋进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发展踏上了新征程,人民也有了新期待。蓝图已经绘就,但前行路上不免遇到挑战。往何处发力,该如何应对,考验着行路人的智慧、勇气与担当。本版推出“实现新目标,敢...

郑哲敏:自学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2019年06月09日23
    93岁的郑哲敏双手扭动着立在身前的拐棍儿,像孩子般笑着告诉记者:“当时初中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说想当飞行员。” 郑哲敏是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为中国导弹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