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2017年02月26日23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
严复晚年回观传统文化
2017年01月11日26
一、严复晚年回观传统文化的问题 (一)严复晚年“尊孔读经”问题经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深刻反思,严复认为西方文化以自然科学最见发达,而中国文化却以道德之教较为深邃,儒家的学说尤其如此。在孔教会成立前后,严复通过《思古谈》、《读经...
人品极处是自然
2016年12月04日25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崇高的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人品有好与坏、高洁与...
曾子从政道德名言50句
2016年11月13日29
一、政治坚定 1、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译文】 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
中国脊梁的核心与特质
2016年09月29日28
1945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  ...
中国思想的精髓――林同济于1980年11月在伯克利大学的演讲
2016年09月04日28
下面我要谈的问题是中国思想的精髓,我指的是1949年之前的思想。究竟什么才是人们头脑中基本的东西呢,或者说什么才是文化的基调或者特征呢?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比如我就在这样追问,因为我对思想的历史发展很感兴趣。再比如我就倾向于认为任何民族中最重要、最有影...
“不得不从”,何如“和悦而诤”
2016年08月20日28
干工作,难免会出错,难免不如意。对此,有人习惯于责任上推,声称是“不得不从”。这种论调,不仅把自己从工作失误中“摘”了出来,甚至还希望赚得几分同情。然而,即便是上级的指令,下级盲从就能免责吗? 不妨先看看历史。东汉时期,任延出任武威太守。光武帝告诫他:“善事上官,无失名誉。”任延回答:“...
士的精神与中国文化
2016年08月02日26
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优秀的思想家,先秦诸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士的代表。儒家是文士的代表,墨家是武士的代表,道家是隐士的代表,法家是谋士的代表。士有风骨、有精神,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也唯其如此才能...
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2012年11月19日28
2012年11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15日中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发表讲话。 ...
中华民族每临“大事”有静气
2012年09月25日25
近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完成所谓“国有化”手续。在国家领土完整遭到严重挑衅的危险时刻,面对这些国家的背信弃义和无理取闹,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每临‘大事’有静气”,在应对措施上有理、有利、有节,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