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一)

2024年08月11日
   

1.捡破烂的,如果捡到金砖,若再加上在家中的不当渲染,其结果一定会激起其后代继续捡破烂的决心;一介书生,如果读到一本好书,即使不加宣传,它也会燃起读书人及其后代齐家治国的理想和实践。

2.人对死亡的恐惧多来自生命之外的牵挂,而非生命本身。

3.学者研究天理,政治家则关注人欲。前者通过天理改变人欲,而后者则通过人欲实现天理。

4.大会造势,小会办事。

5.人之交流,其目的不是让人佩服,而是让人接受。

6.无路可走,也意味着无路可退;如果后退只能是历史,而前进就可能有未来。

7.坏运来了想想底线,便知坏不到哪儿去,这样使人不至过于沮丧。好运来前想想极限,便知也好不到哪儿去,这样使人不至忘乎所以。过于沮丧与过于得意,才是人生厄运的前奏。

8.希望,生于绝望;可能,生于不可能。

9.人之关系,更多的是与自己的关系。

10.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一)” 的相关文章

寻找快乐

    有这样一位财主,拥有万贯家财,却不知快乐是何物;但他再看看自己家的长工,整天乐呵呵的,财主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快乐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意识和态度。从心理上的投射现象来看,人在观察事物时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是依着各人当时的心情和经验加上情感色彩,再把...

善恶辩――回避不了的利益驱动的人性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记不清是在《中国青年报》还是在《中国青年》杂志,曾就“人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这一论题进行了一场讨论。这场讨论在得出结论之前,进行了很短的时间就结束了。与其说这场辩论的正反双方难分轩轾,到不如说这是一场正反双方不对等的辩论。因为在一个“人性善”的主流社会意识里,是不...

我们,忽视了平凡教育

文汇报近期发表一篇“记者调查”文章,问道:小学生缘何长大不愿做工人?这位记者最近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活动,就如上这个话题同4位小学生做了交谈,“结果他们中没有一个表示愿意将来‘做工人’”,“在被问到‘(长大)愿不愿意做工人’时,4 位站在屋内不同地方的男孩,竟然异口同声说‘不愿意’”。   何故如此?...

快乐的本义是什么

    乌鸦与喜鹊相邻而居。前者是悲观派,后者是乐天派。      乌鸦整天伤心流泪,有时还哇哇地大哭。好像日子难以过下去了。喜鹊总是乐呵呵的,欢快无比,好像每天都遇到许多好事。      天使很纳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截然相反的两种心情呢?它决定分别送给它们一些礼物,以改变它们的处境...

60年,你选择向谁致敬

    时间把历史揉碎了,满地散落,有太多飘向了不知名的暗角。后来者的记忆倒带,要抵至幽微,常如烛光冷照山壁。 当然,此时看历史,是不需烛光映照的。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时间节点,历史的浪潮在向每个人漫溢与席卷。读报上网看电视,都在与历史面对面,与时间深处的人...

失败是什么?

      上次写道,积极主动的要诀,在于培养自己对失败的容忍度。那么如何培养容忍度呢? 试想一下,我们容忍一天,容忍两天,我们真的能对失败能容忍一辈子吗?时间长了,总有一天,我们会忍无可忍的。其实,“容忍”本身是个很消极的词。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