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内容

我的父亲黄纬禄

2021年03月04日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1957年底,父亲调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从此,他与导弹结下了不解之缘。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中国的导弹研制是在有外援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在研制起步一段时间之后,便失去了外援。父辈们憋足了一口气,一定要造出自己的“争气弹”。父亲每日早出晚归连续加班,几天见不到他的人影成了家常便饭。他偶尔在家时也是神情严肃,一直在思考和计算。有一天,我问父亲“会不会打仗呢?万一打起来,我们家怎么办?”父亲当时奇怪我为什么会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他一边安慰一边明确地告诉我:“不要怕,现在不会打仗的。但是你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要是打仗了,我们都要先想国家怎么办,知道吗!”

1960年11月5日,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

“东风二号”开始研制时正赶上处在全国的大饥荒的年代,粮食供应特别短缺。在国防部五院,饥饿导致有的人“上楼梯两手扶栏杆,蹲厕所两眼冒金花”。晚上加班,饿得实在难熬时,就冲一点酱油汤充饥。那时,父亲发明了“抗饿新疗法”,肚子饿得咕咕叫时,就把裤子上的皮带向里勒紧一个扣,再紧叫,再勒紧一个扣……

研制人员所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夜以继日的超负荷工作与巨大的精神压力叠加在一起,使父亲的消化道溃疡日趋严重。那时为了研制导弹,父亲有病顾不上治疗。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白天靠服用胃舒平来缓解胃酸加剧的溃疡疼痛,夜间常常需要持续按揉或用力顶住疼痛的部位才能勉强入睡。

在经济困难的非常时期,他和与我们一起生活的姑姑有过这样一次对话:“姐姐,背心破了,你帮我补一下。”“别的地方都还好,怎么会破在这里?”“心口痛,揉得久了,就破了。”姑姑含着泪对父亲说:“纬禄啊,你心口痛成这样,还一直加班,真是活受罪呀!”父亲就是这样,为了中国的导弹事业,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从“东风一号”到“东风五号”的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从各个型号技术方案的确定、技术指标的改进、技术性能的提高,技术故障的排查的过程中,都饱含着父亲和所有研制人员无数的心血与贡献。他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成功的历练,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点一点把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大做强。

1970年,父亲临危受命,上任潜地导弹“巨浪一号”技术总负责人。在欢迎仪式上,父亲有一个简短的发言:“我来这里担任总体部主任,是做一个技术领导干部,但是当主任是组织分配给我的工作,并不等于水平就高。我对这个型号的了解还很肤浅,甚至可以说基本不懂。所以很多东西需要向大家请教,请大家把我当成小学生,从ABC开始讲起。你们向我讲述问题时,如果我没有听懂,你们不要怕麻烦,请再给我讲一遍,我一定虚心地学!”

父亲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换来同事们的倾囊相授。很快,从学生到同学再到先生,父亲的身份发生快速转变。他成为整个研制队伍都很信赖的技术领军人。

每逢发射试验的前夜,父亲都不会安然入睡。他不断回忆着问题查找、全弹测试、导弹转场和发射试验大纲的每一个细节。

1982年,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2年10月7日至10月26日,向以北纬28°13"、东经123°53"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这一次飞行试验规模很大:直接参试人员近3万人,三线工作人员近4万人,出动船舰100多艘。作为总设计师的父亲,肩上的压力非常沉重。特别是,首战出师不利,父亲心里非常难过。但父亲很快冷静下来,他深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作为总设计师,必须要稳得住阵脚,当务之急是要争分夺秒地查找试验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遥测数据的分析和所有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仅仅六天时间,试验队很快锁定了故障所在并采取了有效防范措施。父亲向上级领导张爱萍将军汇报:“问题原因已经找到,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建议按原计划打第二发。”张爱萍拿起了话筒:“你是不是因为有压力而赶时间?推迟几天,休息一下再发射,是不是会更好一些?”“不!”父亲语气坚定地回答:“我现在没有压力,也不会被压力所左右。这是我们经过反复检查、分析、试验、测试以及全弹模飞以后的结论,证实完全可行。我认为,就我们的知识与经验所及,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如果再推迟,也不会有新的进展。至于休息,现在想休息也休息不成啊!”

北京方面也打来电话:“是不是再认真检查一下,推迟发射。”怎么办?该负责时要勇于负责而不考虑个人的得失,这是父亲的一贯原则。他又把试验的各个环节回顾了一遍,拿起电话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意见并表明态度:“需要考虑的问题都考虑了,应该准备的一切都准备好了。我认为发射条件已经具备,不宜推迟,建议按时发射,不再延期。如果上级决定推迟,我坚决服从命令。”

最终,这次发射按时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而父亲的体重下降了整整11公斤!

2011年7月,父亲已经卧床不起。这时,南华大学组织的“两弹一星”红色夏令营到京,要访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父亲不顾病重,同意接受采访。极度虚弱的父亲已基本无法写字,但为了满足师生们的迫切愿望,还是拿起了笔。他写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我握住他的手,把笔尖移动到可以写字的位置上很艰难地完成的。这幅题字,也成了父亲留下的绝笔:“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勇挑民族复兴重担。”

父亲一生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但他从来没有过大段的说教,他的言行犹如润物细无声,默默地影响着我们。

 

(作者:黄道群,系黄纬禄之女)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我的父亲黄纬禄” 的相关文章

家庭需要新型的家长关系

     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中,爸爸想和儿子建立平等的新型父子关系,让儿子自主地生活。结果,平等关系没有建立,旧的关系也无法恢复了。爸爸想用民主手段教育孩子,可是,儿子教育却事与愿违,并且时常搞得大人脸面全无。   随着儿子自主意识的增强,儿子的压岁钱意思很浓。每当我母亲来家,儿子总是告诉奶...

多一点“学习型家庭”

    父母是儿女的"家庭教师",言传身教,影响巨大。这个道理很多为人父母者都明白,于是在子女面前,言谈举止一般都能比较注意,生怕一不小心"带坏"己的业余生活方式。君不见,多少上班下班忙碌的男士女士,一到下班后或是公休日,不是忙着奔舞厅卡拉 OK便是大砌长城,通宵达旦打牌,劲头十足跳舞,...

很少用语言表关爱 中国父母不习惯亲吻孩子

      更希望子女留在身边   中国父母一般都帮助儿女照顾他们的孩子。   自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前后已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五年半,并花了大量时间和中国朋友及他们的家庭打交道。通过这样频繁的接触,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之...

家庭情绪与家庭健康

      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心理学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自己身心健康。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而家庭情绪...

论母教文化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向来重视母亲对儿女的伦理道德教育。《韩诗外传》卷九说 “贤母使子贤也。”贤良的母亲重视家庭教育,为的是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由此,产生了重视家庭教育的母教文化。   母教的产生与时代息息相关。由于古代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改变中国家庭状况的一个简单举措

    我这个举措其实很简单而且有效,但不是我的发明首创,而是学习韩国与日本的。那就是男人在结婚之后,要将他的工资奖金及其他产业收入的帐号都改为他太太的,由太太掌握存折帐号密码,每个月的家庭收入与开支都由太太掌握。这样由女人来掌握家庭财政大权,事实上远比男人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