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内容

李德威弥留十字续写崛起情怀

2019年09月16日
   

9月14日中午12时25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在不能言语的弥留之际,躺在ICU(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他借来护士的笔颤抖着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第一次写出来的字护士不大认识,李德威使尽力气写了第二次。

李德威教授虽然在半百的年龄离开我们,但是他所带给我们的财富却是有着百分之百的光亮,指引着我们,走向理想的彼岸。

一腔热血诉芳华。“他是少有的为了单纯的科学梦想而勇于探索的人”、“不追论文只追梦想的教授”这是大多数人对李德威教授的评价。更有甚者在其提出“层流构造假说”时,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不论外界的评论如何,对李德威教授来说,都是浮云,不用理会。他对科研创新的一腔热血,总在为其填充生命的间隙,时刻夯实着梦想的基石,诉说着有梦想的人生芳华。

一生痴迷赴远方。比起实验室、实验数据,李德威更喜欢将自己的脚步遍布在任何有关地质知识的地方,在他眼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深入实地,才能掌握最新的地质资料,才能了解更多的变量与不确定因素,也只有如此,才能让科研创新有更加接地气的可行性。青藏高原是李德威奔赴三十年,行程八万里的远方,为了弄清“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饿了就吃干粮,困了就睡岩缝。精瘦的李德威因为善于爬山被研究青藏高原的老专家莫宣学院士戏称为“小山羊”,“一起出去考察,最长最难爬的线路都是他在跑”。

一世情怀续崛起。因为对“干热岩”的研究还未做完,所以在弥留之际,用手写代替嘴说,写下了虽为潦草却充满情怀的十字谨言。因为深知热能源属于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也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新能源,基于此,李德威教授想方设法让其在祖国发展进程中“大展宏图”;因为明白任重道远,科研不能因为个人的离去而中断,所以即使在医院,李教授也没有放下科研。9月9日,李德威老师组织学生在病房开了组会,要求每个学生汇报学业进展、科研项目进展,即使说话吃力,但还是一对一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指导。在李德威心里,科研创新给予了他崛起的信心与动力,特别是干热岩的研究,让他仿佛看到一个新星冉冉升起。

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李德威用其一生书写着时代风貌与担当,我们在痛定思痛中更要迈开沉重的步伐,铭记李德威教授用尽全身力气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初心与情怀。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发展进程中最好的时代,我们需要秉承李德威教授对梦想的坚持,对科研创新不倦探索的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有效结合,为国家、科研的不断崛起斩荆劈浪,勇往直前。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李德威弥留十字续写崛起情怀” 的相关文章

钱三强与何泽慧原子世界的科学家伴侣

    清华园的同班同学   1932年,旧中国的高校首次实行全国统考,清华大学物理系招生50余人,其中女生只有3人。原籍山西,在江苏苏州长大的何泽慧是班中年纪最小的女生。在这个班里,有一位出生在浙江绍兴,在北京长大的男生叫钱三强。根据学校餐厅用餐男女生搭配编席的规定,钱三...

中国科学防疫第一人――伍连德

      上个世纪初年的1910年秋冬,一场来势凶猛的鼠疫袭击我国东北,三个多月时间即从边境小城满洲里传进关内,很快京师、济南、烟台都发生了疫情。时值清朝末年,国力衰微,不要说少医无药,就连地方官员中也很少有人具有起码的防疫常识。东北地区还有日、俄帝国主义势力割据,形势万分危急。此...

雷凡培:太空展示中国

      “长征二号 F火箭刚刚完成了‘神舟’四号飞船的发射,而后它又发射了一位‘十大杰出青年’,并于今晚成功回落到地球,回落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在1月9日晚第13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上,随着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幽默风趣的话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雷凡...

美华人科学家李明定:基因研究领域独辟蹊径

    留学美国的中华学子人才辈出。在国际基因研究领域,一位新秀引起科学界的重视,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曾报道过这位华人科学家的事迹。他就是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副教授李明定博士。   为“瘾君子”探索戒烟的新途径   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吸烟者,每年有上千万人死...

王选:大的成功需要时间积累

    “我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国家支持、团队合作的结果,是2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结果。这也说明任何大的成功,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从江泽民总书记手中接过获奖证书,王选感慨万千。   “20多年来,我一共有10个梦想”。如今,10个梦想中有5个梦想已经实现了,其中第一个就是“...

中国核物理泰斗――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核物理泰斗。  他是中国唯一享有“金博士”荣誉的科学家,他是中国“8 6 3 计划”的4 位介导者之一。  1 9 8 6 年,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同志对王淦昌等4 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指示,通过认真全面的分析论证,批准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