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宋朝范仲淹的家族八百年来兴盛不衰!

2017年08月12日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非常贫寒,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称稀饭),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格,过这样贫困的生活。

 

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

 

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哪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超过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分给别人享,后福就无穷了。

 

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范仲淹的家风可以千年传承,我们现在冷静思考一下,现在的家庭,家风能承传多久?中国有句话说“富不过三代”,富为什么不过三代?因为他富有之后,不懂得爱护他人,因为有了钱,瞧不起人,伤了他的德行,折了他的福分。现在不只是富不过三代,现在是连一代都过不了。为什么连一代都过不了?为什么这些圣哲人能绵延千年不衰?这个根源就在传给下一代的思想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传给下一代的思想是什么?是自私,只想到自己。很多的家长也说他是尽心尽力教,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教成这个样子?所以老子说,“祸福相依”,祸福是同时存在的,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因为没有德行,只要有钱,危机就出现了。我们看中国圣贤人创字很有智慧,这个“钱”字怎么写?金子旁边配了两支戈(就是刀),所以钱愈多会愈有冲突。这两支刀,国与国冲突,甚至于家庭里面兄弟操戈都是因为金钱。现在因为没有圣贤教诲,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都看到兄弟在争财产。其实当兄弟在争财产的时候,他这一生败相已露,他的人生不可能经营好,因为他现在的动作就已经给他的下一代做最不好的榜样。他示范给他儿子看的是只要为了钱,兄弟都可以反目成仇。所以人无远虑,看不远,都逞一时之意气,都做出一些会让人生遗憾的事。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宋朝范仲淹的家族八百年来兴盛不衰!” 的相关文章

苏武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

王安石

      宋仁宗做了四十年皇帝,虽然也用过像范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但是并没有改革的决心,国家越来越衰弱下去。他没有儿子,死后由一个皇族子弟做他的继承人,这就是宋英宗。英宗即位四年,就害病死了。太子赵顼(音xū)   即位,这就是宋神宗。   宋神宗...

海瑞刚正不阿

      在严嵩掌权的日子里,别说是严家父子,就是他们手下的同党,也没有一个不是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谁都让他们几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县里,有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够秉公办事,对严嵩下面同党,一点不讲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

回忆朱熔基的一次讲话

         9月18日夜,我在南京与朋友欢聚畅饮,醉意朦胧地回到了宾馆。次日一早,朋友来电,说是那天上午,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中国经济论坛”,朱�F基总理将应邀前来演讲。“我不想去了。”我对朋友说,“朱�F基的演讲稿,一定会全文发表的,到时候我拿来一看,全知道了,还用得着去吗?...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

我为农民说真话

  能够被历史记住的小人物寥寥无几,而李昌平很可能是其中一个。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李昌平”三个字,瞬间就冒出近2000篇关于他的报道和评论。   他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写了那封著名的给朱�F基总理的信,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最近,他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翔实的数据,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