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同朝同名同廉的两位于成龙

2017年03月26日
     清朝康熙年间,同时活跃着两个都名叫于成龙的督抚大员。这两人不仅同名同姓,曾同在一起共事,又都曾先后担任过直隶巡抚,而且都以清廉名世,死后皆得以入祀贤良祠。

  此二人,一位是享有“天下廉吏第一”美誉的山西永宁人于成龙,字北溟,曾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要职。他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比另一位于成龙要大22岁,所以本文称之为大于成龙。

  另一位是治理永定河的辽东盖州人于成龙,为汉军镶黄旗人,字振甲,曾任直隶巡抚、河道总督等要职。他生于1638年,卒于1700年,本文称之为小于成龙。

  大于成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出去做官。直到45岁才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授以广西柳州罗城县知县。此后,他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等地方官,一直做到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所到之处,皆有政声。尤其是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

  康熙二十年二月初五.康熙召见大于成龙,赞其“当今清官第一,殊属难得。”短短半个月内,于成龙就得到康熙的召见、赐饭、赏银、赏马、赐诗,可谓荣耀之极。同年十二月,大于成龙又被任命为两江(江南江西)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大于成龙在历来被视为肥差的两江总督任上,清廉至极。公务时间,他的衙署大门始终敞开着,官吏有事找他,就直接进入他的寝室。他的桌案上左边放着生姜、豆豉,右边放着案卷文书,就像农村的教书先生一样,随便与人交谈。江南生活比较富裕,许多官员以纸醉金迷为荣。于成龙却每日食粗粮、青菜,而被江南人称为“于青菜”。遇上荒年,他即以糠屑杂米为粥,全家人都这么吃,客人来了也不例外。客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清苦?他答道:“多留一些米,就可以多赈济一些饥民。”于成龙吃饭简单,喝茶更是简朴得令人掉泪:他的仆人无钱为他买茶叶,每日采摘衙后槐叶给他代茶用,树竟为之秃!

  在大于成龙身体力行的影响下,江南各地的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变化。官僚、巨商都脱下绫罗绸缎,改穿布衣;高门大户,将大门楼改筑成小门楼;横行乡里的少数恶霸,也都悄悄地避居到外地。但不少人是慑于大于成龙的威势,表面上表现出改邪归正的样子,背地里却极力造谣诽谤。诬蔑大于成龙来到富庶的江南后,也开始作威作福,不像以前那样清廉了。由于众口铄金,连一向对大于成龙颇为信任的康熙皇帝,也听得起了疑心。于是康熙帝暗中派人去调查,得知实情有后感动得流泪,拿出宝剑斩断桌子说:“如再有人说于成龙是贪官,这就是他的下场。”

  大于成龙十分注重教育。他创办的直隶“漳南书院”和江南“虹桥书院”,都是清代著名的学府。他还是治盗省刑的能手,处理案件,秉公善断,民间呼为“于青天”。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把有关于成龙破案的生动传说,记叙在《聊斋志异》之中。于成龙的轻刑、慎刑、重证据、重调查的法制思想,在我国的法制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康熙二十三年,大于成龙又兼理江苏、安徽两巡抚事,不久病逝。同事们进入他的房间清点遗物,箱子中只有粗线织的袍子一套和床头佐餐用的几包豆子,再无其他一件值钱的东西。大于成龙去世后,“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后来,凡是他做官的地方――江宁、苏州和黄州等都为他建立了祠堂,以缅怀这位真正的“青天”。康熙帝还为大于成龙亲书“高行清粹”的匾额,并赐谥“清端”,加赠“太子太保”,以示褒奖。康熙又亲自改定大于成龙祭文、碑文,并亲笔书写碑文,雍正十年,大于成龙又入祀北京贤良祠。

  当大于成龙任直隶巡抚时,小于成龙任通州知州。大于成龙破格向康熙皇帝推荐了小于成龙,言其“清操久著”,“可大用”,使其升任江宁知府。康熙皇帝对小于成龙也是格外垂青,在南巡时特地召见了他,并勉励他要向大于成龙学习。不久,康熙即升小于成龙任直隶巡抚,后加太子少保,任河道总督、左都御史,并多次赏银、赐鞍马。小于成龙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在兴修水利方面成绩十分出色,特别是他任直隶巡抚期间对永定河的治理更是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占有的重要一页。死后也被入祀贤良祠。

  小于成龙与大于成龙一样,也以清廉著称于朝廷内外。康熙曾多次称赞小于成龙居官清廉,且不吝赏赍。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升小于成龙为直隶巡抚,陛辞时,赐白金千两,表里二十端。四月,康熙谕大学士明珠等曰:“居官清廉如于成龙者甚少,世间全才未易得。”(《康熙起居注》第3册,第1995页。中华书局版)。对前来陛辞的于成龙说:“今之督抚,朕可相信者,惟两江总督于成龙、江南巡抚汤斌及汝三人耳。”(《清圣祖实录》卷114,第9页)

  大于成龙擅长书法,诗词亦工。他的著述《于清端公政书》8卷为《四库全书》收录。此外,大于成龙任职直隶和两江期间,曾组织编写了他《畿辅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对整理和保存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料做出了贡献。

  小于成龙一生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著作,特别是他在任职江宁期间编撰的《江宁府志》尤为珍贵。当时正是曹雪芹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一家在江宁任江宁织造的时候,小于成龙与曹家诸人非常熟悉,把曹玺作为江宁的著名人物编入了《江宁府志》,因此《江宁府志》成为红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同朝同名同廉的两位于成龙” 的相关文章

苏武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

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

海瑞刚正不阿

      在严嵩掌权的日子里,别说是严家父子,就是他们手下的同党,也没有一个不是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谁都让他们几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县里,有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够秉公办事,对严嵩下面同党,一点不讲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

焦裕禄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

我为农民说真话

  能够被历史记住的小人物寥寥无几,而李昌平很可能是其中一个。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李昌平”三个字,瞬间就冒出近2000篇关于他的报道和评论。   他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写了那封著名的给朱�F基总理的信,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最近,他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翔实的数据,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