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张之洞重才轻财趣事

2017年12月23日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芗涛,因排行居四,人称四太爷,河北南皮人,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在出任湖广总督期间,有不少重才轻财的趣事,至今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敢用犯上的梁鼎芬

 

张之洞因自己靠硬本事起家,为官后十分看重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用人、看人,从不以貌取人,更不以亲例外。1889年他被朝廷调任湖广总督(驻节武昌),不久便广招天下贤才精英。翰林院编修梁鼎芬(号芦庵)是个才华横溢的怪人,生性强硬,从不信邪,更不媚上,人称“梁疯子”。他一生喜食鱼翅,按他的说法是敢碰硬刺,故又叫“鱼翅梁”。在中法战争后,他多次上书光绪皇帝,弹劾李鸿章卖国求荣的可耻行为,结果李鸿章未被劾倒,自己却背了个“妄劾”的罪名,被慈禧降级调用。梁鼎芬一气之下,辞官回乡。

 

张之洞倒认为梁鼎芬是个人才,让他闲逸可惜,应为国尽力。他不顾别人闲言碎语,也不怕担当风险,亲自派人上门将梁鼎芬请到武昌,委以重任。开始命他为武昌知府,后拟提为学使。张之洞愿意满足他的嗜好,每次举行招待宴会时,必给梁鼎芬备一盘鱼翅,观其狼吞虎咽的馋样,在一旁乐之。

 

张之洞的族侄张瓞对此极为不解,大胆向他进言道:“四太爷,您如此重用梁芦庵,恐怕招来李鸿章不满,且闻京中权要亦有人不满于梁,还望您三思而行。”张之洞坦然一笑道:“芦庵乃盘根错节之人,中怀郁愤,故其为人能沉着而有毅力,譬如诗,必穷而后能工,我之所以对他抱有期望,正在于此。至于李鸿章满意与否,非我所问也。”几句话说得族侄茅塞顿开,点头称妙。

 

慧眼识得孙中山

 

张之洞顶风用才的故事一下子传开了。出山之前的孙中山半信半疑,早闻张之洞大名,久有拜会之意,决定前去一试。那年他从日本留学返国,途经武昌,特意面晤张之洞。当他走到总督府前时,却被卫士拦住不让进去。孙中山心中有些不悦,便递上名片,在外面候着。

 

张之洞接过名片一看,只见上面用楷书写着“孙文求见之洞兄”7个蝇头小字。张之洞见孙中山与自己兄弟相称,甚为不满,心中说:“好大的口气,一个布衣青年竟与朝廷命官平起平坐!”鄙视一笑,即在名片上用草书写了一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看罢,冷冷一笑,不假思索地信手写了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一看,幡然震惊,拍案叫绝:“此人不仅能写一手好字,而且对联也恰到好处,真乃天下奇才也。”赶忙吩咐人将孙中山请进大堂,并亲自为他敬茶。二人谈了很久,从读书扯到国家大事,谈得十分投机。从谈话中,他发觉孙中山的才气与胆略远在自己之上,决非等闲之辈。送别后他对身边的人说:“孙文必将是国之大才也。”果然被他说中,孙中山一举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不要“锡茶壶”

 

一天,张之洞刚吃罢早饭,正在处理公务,王庆和书童带上厚礼,专程来到武昌拜求张之洞,想要谋个一官半职。王庆系监生出身的候补知府,一表人才,文质彬彬,看上去很像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学子,转弯抹角与张之洞还沾点亲。张之洞正在从锡茶壶中倒茶,忽见礼品,对他斥责道:“先将那些东西丢在门外,光手进堂让我来考考你的学识。”待王庆递上自己的履历,回答几句简试后,张之洞看着歪曲的字迹和缺乏文采的字句,望着案上的锡茶壶,灵机一动,遂令手下取来纸笔墨砚,用正楷写上了“ (Yáng,指马额上的饰物)荼(tú,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祝�kǔn,指宫里的路)”3个字。张之洞指着这3个字说:“做官必识字,你能认出这3个字吗?”王庆一看,差点笑出声来,这么简单的3个字还能考我,岂不是个笑话,脱口说道:“张大人别取笑小生了,那‘锡茶壶’3字我岂能不识?”张之洞说:“你仔细再认一遍,没看错吧?”王庆肯定地说:“那是我常用的锡茶壶,还错得了吗?”

 

张之洞把手一挥:“送客!”

 

第二天,张之洞下文将王庆这位候补知府遣回原籍,并在文中写了几句话:“写的本是‘ 荼�住�,你却误为‘锡茶壶’。3字仅是一横差,此等庸才岂能用。令你再读十年书,不要误念锡茶壶。”

 

典当皮箱过大年

 

张之洞爱讲排场,然而他用钱虽多,但从不贪敛民财。他常对家人说,民众是衣食父母,作为儿子岂能用父母的血汗钱!因而他每年的俸禄全部花在开销上还不够用,入不敷出之事时常发生。

 

张之洞对上不搞贿赂,对下属一不搞摊派、二不要人孝敬。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之时,就派幕僚暗暗将自己的皮箱等值钱之物,送到当铺里换钱以解燃眉之急。由于年年如此,终于难掩人耳目,于是出现一句歇后语:“张总督当皮箱过年――习以为常。”当时成了一大笑柄。久而久之,这话传到光绪皇帝耳中。光绪在召见时问他:“爱卿,是否确有此情?”张之洞不想让皇上为他追加俸禄,一口否定:“此系谣传,绝无此事。”

 

1890年,张之洞带着随从,自武昌乘轮船到荆州检查堤防,当地官员为了巴结他,趁机大办宴席,意欲讨好。可他却在船上食宿,并将那些官员狠狠责骂一顿。张之洞每到一地,不仅自己不敛民财,而且禁止手下人假他之名胡作非为,一旦发现,严惩不饶。一次,一个名叫李元的下属替人办事后,暗中收了人家50两银子,被人告发。张之洞大怒,问明情况,叫人将李元重打40大板,责令退赔原物,然后赶出府门。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之洞重才轻财趣事” 的相关文章

张骞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

苏武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

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

打造中华民族之神

    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或复兴,离不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任何伟大的民族精神,又都少不了一种人格神。这是能够聚集起全民族所有目光,沸腾起全民族每一滴热血的闪亮符号。因此,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之神;在美国它是华盛顿和林肯,在法国它是贞德和拿破仑。拥有五千...

魏征

      少有大志 义投瓦岗   隋朝末年,在隋炀帝的暴政统治下,反隋的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当李密领导的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夺取了洛口仓(在今河南巩县),威震中原的时候,隋武阳郡(在今河北大名县东)郡丞元宝藏也起兵反隋...